中國大陸中國旅遊研究院發佈《中國研學旅遊發展報告(2023—2024)》

facebooktwitterplurklinkedin

10月25日,中國旅遊研究院發佈了《中國研學旅遊發展報告(2023—2024)》(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指出,如今研學遊早已不是學校教育的補充,而是具有同等重要作用的社會教育方式。但目前的研學遊市場仍存在「遊而不學」、「學而不遊」、「質價不符」等問題,因此如何充分挖掘、盤活文教旅遊產業既有的存量空間與資源,將其與研學相關業態有機結合,實現研學游普惠體驗,是當下研學遊相關從業者需要思考的問題。

《報告》認為,中國大陸研學遊的「市場熱」與「輿論熱」充分體現了消費者的旺盛需求與對優質產品的熱切期待。因此,培育專業對口人才至關重要。作為一個綜合性領域,研學遊不但需要多部門聯合監管,還需要有跨部門、跨界人才各司其職,而目前這一領域需求量最大的便是行銷策劃、產品開發、銷售等人才。

除了優秀人才,出色的產品也是研學游向「優」發展的重要基礎。《報告》建議,相關從業者應充分利用現有景區、度假村等文旅空間的優勢,在原有基礎上進行小規模改造,研發相應課程內容,以促進研學新業態的發展。此外,還可以依託國家公園、國家文化公園等大區域空間,探索建設具有模範作用的「國家營地」;引導私營博物館、美術館、科技企業等提供研學空間,以改善中國大陸在科技、心理學、藝術等領域的研學內容供給不足。

近年來,中國大陸許多地區都開始了對研學遊多樣化的探索。在「2024北京考古季」中,便有一項配套考古研學活動「北京考古·發現路城」,參與者們來到路縣故城遺址,實地參與了考古挖掘工作,在實踐中進一步加深對考古工作的認知與理解。在黑龍江,研學遊產業從業者充分利用本地豐富的冰雪資源,推出種類豐富的冰雪研學活動,讓全國各地的青少年在冰天雪地裡收穫知識與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