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供水得靠颱風給雨,來看自來水公司最新「節流」法

facebooktwitterplurklinkedin

環境資訊中心】2022.03.17

「旗津第二條過港送水管工程」HDD鑽掘施工拉管完成照片。(圖片來源:台灣自來水公司提供)

【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

2020、2021 年台灣經歷「百年大旱」,缺水全球榜上有名的台灣,要怎麼在下次乾旱來之前,超前部署水資源的開源與節流?一起來看看台灣自來水公司最新能省下一座石門水庫蓄水量的供水設施!(責任編輯:陳怡君)

百年大旱餘悸猶存,社會各界期待水資源除了「開源」更要「節流」,減少浪費。台灣自來水公司昨(15日)公布「供水設施改善成效」,截至去年底已完成約 6461 公里的漏水管線汰換,每年約可節省 2.02 億噸的水,約是一座石門水庫的有效蓄水量。而台水改善漏水率的目標,也要從現在的 13.59%,到 2024 年底降至 12%。

而台灣低廉水價 28 年沒調整,台水董事長胡南澤雖說「希望可以調水價」,但表示仍須考量整體社會環境與物價波動,因此目前沒有漲價規劃。

台灣自來水公司推動各地降漏工程。(圖片來源:台灣自來水公司提供)

漏水率逐年降低,年省一座石門水庫

根據水利署統計,台灣水資源相當充沛,每年總降雨量可達 900 億噸以上,但水資源利用率不到兩成,實際使用量只有約 168 億噸,有大量的水隨著老舊管線破損流失。如何避免水資源在送到水龍頭之前漏掉,成為台灣自來水公司(台水)近年一大難題。

台水昨(15)召開「供水設施改善成效」記者會,公布目前正推動降低漏水率、老舊高地社區加壓設備改善及備援調度幹管等計畫。在改善漏水方面,台水總經理李嘉榮表示,計畫投入 1003 億元經費,目標在 2024 年底降低漏水率至12%。截至去年底,漏水率已降至 13.59%,汰換約 6461 公里老舊管線,每年省下 2.02 億噸的水,約是一座石門水庫的蓄水量。

李嘉榮也提到,早期許多私人開發的高地社區,隨著供水設施老舊,一年漏水估計 204 萬噸,不僅影響用水品質,也危及社區居住安全,台水將協助全台 30313戶老舊社區改善加壓供水設備,預計 2023 年底全數完工。

漏水率改善目標與進度。(圖片來源:台灣自來水公司提供)

增 17 條備援幹管,可提高供水穩定性

在百年大旱期間,「桃園–新竹備援管線」搶在去年 2 月完工,及時救援寶山水庫免於空庫,維持新竹地區科技產業供水,可見備援幹管的重要性。

李嘉榮指出,台水經過全台盤點,研提出 17 條備援管線,總管線長度約 81 公里,投入經費達 145 億元,可穩定供水約每日 261 萬立方公尺,今年 7 月將完成「新埔鎮褒忠路備援管線工程」及「旗津區第二條過港送水管工程」。

台水工務處處長王傳政解釋,這些備援管線本身無法增加額外供水量,但遇到災變或是主要管線發生破管等意外狀況時,可以發揮備援效果,大幅縮短民生或產業受影響的停水時間。也可以在老舊管線更新維修時使用,穩定供水。

「旗津第二條過港送水管工程」HDD 鑽掘施工拉管完成照片。(圖片來源:台灣自來水公司提供)

台水:今年水情樂觀,上半年供水無虞

2020、2021 年台灣經歷「百年大旱」,中部地區限水長達 202 天,各行各業損失慘重,民間還籠罩在缺水陰影中。民間擔心今年是否會再度上演缺水危機,台水供水處處長陳文祥分析,去年 4 月開始供五停二等限水措施,以最嚴峻的中部地區來看,去年同個時期,鯉魚潭加上德基水庫僅有 3000 萬噸蓄水,對比目前鯉魚潭有超過 1 億 700 萬噸、德基約 1.7 億噸,蓄水量高出十倍,今年水情可說是相當樂觀。

但陳文祥也強調,目前氣象局觀測接下來 3、4 月的雨量約是正常偏少,可以預估 5 月到夏季之前的供水都沒問題。但下半年的供水狀況,還是得看颱風季節的降雨情形。

水價 28 年沒變,台水董座:希望調漲但尚無規劃

台灣每度水費平均 11 元,一個十元硬幣就能買到約一噸(1000公升)的自來水,在國際上可說相當便宜,低廉的水價也造成各項水資源措施推動困難。經濟部水利署去年表示,盼能在乾旱結束後繼續推動「水價合理化」,讓水價合理反映其成本,也可以提高民眾節水與產業使用再生水的誘因。

台水董事長胡南澤昨表示,水價從 1994 年到現在 28 年沒調過,「希望可以調水價」。但水價調整必須考量整體社會環境與物價波動,所以目前沒有這方面規劃。

台水董座胡南澤昨脫口表示希望調整水價,但強調仍應考量社會整體環境與物價波動。(圖片來源:李蘇竣攝)

今年 7 月 1 日即將上路的「耗水費」制度,針對每月用水超過 9000 度的用水大戶,對象包括電子業、鋼鐵業、紡織業及水泥業等約 1700 家企業,每度徵收 3 元,預估首年可以帶來 10 億元的收入。水利署表示,將專款專用於乾旱時期的水量移用補償、水資源管理、再生水資源發展及推動節約用水等。胡南澤表示,實際要等到 11 月枯水期才開徵,相關收入的具體運用方式,還要和水利署討論。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