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零食類產業與市場龐大,在歐洲市場遙遙領先。不管是巧克力棒、餅乾,或是堅果、洋芋片,各種可以帶著吃的食物(on-the-go foods)無處不在。
依據德國甜食同業協會(BDSI)資料顯示,2024年德國食品業的進口總額中,涵蓋甜食、烘焙點心與冰品的零食類進口重量將近1,760噸,金額超過100億歐元。以進口值排名,巧可力半成品(39.6億)與巧克力(23.3億)合計比重超過六成,精緻烘焙的糕點類則居次,比重超過一成(12.5億)。至於炸薯片的烘焙類,以及包括杏仁糖、牛軋糖、甘草類的糖果類,兩者受歡迎程度不相上下。再者是各類冰品,以及餅乾等含可可粉類的食品,最後則是花生、杏餔等與堅果與菓乾類原物料。
對於製造商來說,無論是開發新產品,或是想以原有產品投入新市場,必須先對消費者的購買行為進行了解,當前趨勢大致如下四點:
1). 品牌忠誠度降低、減糖低脂正盛; 2). 好奇嚐鮮度增高、Z、α世代成消費主力; 3). 短影音空戰行銷、亞洲異國成賣點; 4). 健康永續與ESG產品、Next Level素食成趨勢。
值得一提的是,零食類消費客群雖落在18歲至35歲,但是青少年多沉浸於IG、TikTok網路短影音,廣告行銷轉向影響不容忽視。部分消費者還會檢視零食品牌的網站或其他線上平台,藉此了解有關綠色企業、零食成分等相關資訊。德國的零食市場分析顯示,開發零食與即時產品亦須考量功能性與便利性。強調人道生產、注重社會責任的ESG商品,讓顧客消費食用較無罪惡感,也是在德國行銷開發的利器之一。展望德國零食市場的未來發展,強調健康永續、含糖量更少或完全不含蔗糖的零食漸受偏好,對於素食或植物性食品的需求也不斷上升。這類消費風潮不僅可在年輕族群中觀察到,在注重養生的顧客群也是如此。





經濟部國際貿易署
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