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CC第3份最新報告對溫室氣體排放量仍未受控提出警告

facebooktwitterplurklinkedin

資料來源 : 芬蘭政府 (Finnish Government)  

 

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的第3份最新報告顯示,由於各國條件與氣候目標的差異,有些國家可兼顧減碳與經濟成長,有些國家產業排碳仍不斷地增加,致使過去10年的溫室氣體排放(Greenhouse gas, GHG)仍有增加,亞洲地區碳排增加較多,歐洲地區碳排則有減少趨勢。雖然整體碳排增加速度已趨緩和,但預期本世紀結束前仍無法達到控制全球氣溫上升在1.5度以內的目標。如要確實達到氣候中和的目標,必須在2030年後運用已有的科技加速減碳,才可能控制上升溫度在1.5度至2度內。

以產業看,儘管能源效率有所改善以及再生能源使用增加,碳排在各產業均仍有上升趨勢,主要原因包括經濟發展、能源分配、運輸、及建築物和農作物的土地利用增加。另,報告認為減少碳排的有效手段,包括提高建築能效,使用低碳建築材料,以及供暖/製冷利用再生能源。產業界可運用新材料科技,低碳排能源以及碳補存等製程,落實節能減碳。其中,運輸電氣化改用生質燃料與低碳燃料為最能達到減碳目標的途徑。

芬蘭工業科技研究院(VTT)產業能源和氫能源研究中心副總經理Antti Arasto表示,化石燃料在氣候變遷裡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因為新式低碳科技成本降低,被實際商轉運用時程加快,現在能源轉型提供解決氣候變遷的最佳機會。

環保部部長Emma Kari指出,IPCC報告是給世人的嚴重警訊,因為地球生存端賴多快脫離對化石燃料的依賴,近日的俄烏戰爭更顯示能源轉型不只為氣候中和,更是為國家安全。因此,為加快綠色轉型,須對相關氣候行動計畫資助提供更多資金挹注。

IPCC報告強調在執行永續發展目標的措施時,應慎重評估在環境、經濟、人民之間的平等條件,並了解因執行措施同時可能產生對經濟結構的正負面影響。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局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