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重塑小商品貿易 「世界超市」浙江義烏迸發新動能

facebooktwitterplurklinkedin

每天早晚高峰時段,有「世界超市」之稱的浙江義烏國際商貿城周邊道路常出現交通擁堵,背後是義烏小商品貿易的旺盛活力。作為與230多個國家和地區保持貿易往來的樞紐,浙江義烏在今年全球貿易波動中表現亮眼。據義烏海關數據,今年1-8月,義烏進出口總值達5,542.6億元人民幣(下同),較2024年同期成長24.9%;其中出口4,866億元,成長23.7%,進口676.6億元,成長34%。

這份成績不僅源於義烏超強供應鏈支撐,更體現經營者持續迭代升級。當前義烏市場正經歷AI技術驅動的變革,已有超過3萬戶商家運用AI工具輔助經營,將技術轉化為實際訂單,為傳統小商品貿易注入新動力。

 AI成引流獲客新手段

近來義烏市場步入下半年出貨旺季,經營愈發繁忙。在飾品領域,該產業對時尚元素極敏感,產品設計需迅速回應市場變化。過去從設計構思到產出樣品需數天,流程繁瑣且難跟潮流;如今借助AI工具,設計師輸入設計理念、風格偏好等關鍵字,幾分鐘就能生成多種飾品樣品效果圖,還能依客戶回饋即時調整材質、顏色或造型,大幅縮短設計週期,提升運營效率。

在義烏國際商貿城,此類AI應用案例頗多。小商品城旗下「Chinagoods」平臺自2023年10月起,陸續推出小商AI設計、小商AI視創、AI影片翻譯、小商AI名片等應用,覆蓋生產設計、內容生成、流量承接、交易撮合等貿易環節,提供全流程技術支持。截至目前,超過3萬戶商戶用AI輔助經營,當地自主研發的AI應用累計使用量逾10億次,深度使用者訂單增幅普遍超過30%。

完善生態 加速小商品智能進化

義烏中國小商品城大數據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Chinagoods」平臺持續強化AI應用與數位化服務開發。今年年初DeepSeek大模型興起後,平臺迅速完成本地化部署,至今已研發11款AI應用,均針對外貿場景定制,市場接受度高,曾因使用量過大導致服務器宕機,後緊急增購服務器保障運行。

該公司還聯合阿里巴巴、騰訊、百度等企業,將智能技術融入市場運營,探索「AI+商貿」新場景,推動小商品市場向高端化、智能化、國際化發展。不久前推出的「世界義烏AI大模型」已進入內測,除提供AI工具外,還鼓勵商戶將AI融入產品研發,賦予小商品「智能體」屬性,提升附加價值與科技屬性,目前義烏市場已出現更多搭載AI的創新產品。

值得關注的是,「Chinagoods」平臺通過構建開放協同的數貿新生态,整合電商平臺、貿易主體及第三方服務商資源,以多種模式為商戶開闢線上成長渠道。截至今年8月,平臺註冊採購商突破529萬人;AI賦能商品展示、貿易撮合、流量行銷等環節,有效幫助商家降本增效,推動傳統市場與外貿生态深度融合。

小商品AI化浪潮下的兩岸商機

義烏小商品貿易的AI升級,為兩岸產業合作創造眾多機遇。臺灣在AI應用細分領域、小商品品牌策展與質量管控等方面有成熟經驗,可與義烏供應鏈優勢互補。例如臺灣業者可提供AI驅動的跨境數位行銷方案,幫義烏商戶精准觸達東南亞、歐美細分客群;或憑文創設計優勢,聯合開發「AI+文創」小商品,提升產品附加價值。

對臺灣中小企業與創業者而言,可借助義烏全球數貿中心、「Chinagoods」平臺等渠道,將臺灣特色小商品(如精緻手工藝品、有機農創產品)融入全球供應鏈,降低跨境貿易門檻與風險。同時,臺灣在智慧物流、跨境支付領域的技術經驗,也可與義烏數位化供應鏈合作,互利共贏。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