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秘魯機械產業發展概況

facebooktwitterplurklinkedin

秘魯製造業在國民經濟中扮演關鍵角色,占GDP的23%,成為支撐經濟多元化的重要支柱。2024年秘魯機械暨設備進口額達80億美元,較前年增長7.2%,占進口總額15%,顯示該產業在市場中的顯著地位。製造業與礦業、漁業、農業、建設和紡織業緊密相連,其中金屬機械、食品工業和機械服務被視為最具前景的部門。機械進口主要服務於營建業和礦業,採購的重點包括重型營建機械及大型採礦設備,如數值控制(CNC)機械、重工機械、模具、發動機和離心機等硬體設備。進口來源方面,美國以24.8%的占比領先,中國大陸占12.6%,瑞士10%,南韓6.7%,而臺灣進口占比僅0.96%,顯示其市場滲透仍有顯著提升空間。

秘魯機械產業高度依賴進口,缺乏本土製造能力。秘魯政府推出的「2022-2025國家永續基礎設施競爭力計畫」(PNISC)列出72個優先項目,總投資額達1,100億美元,涵蓋利馬地鐵線擴建、Jorge Chavez國際機場升級及能源基礎設施等,這些計畫顯著推動對機械設備的長期需求。此外,駐地顧問公司報告預測,農業設備作為機械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市場從2025年至2033年將實現穩定增長,特別是對現代化機械的需求持續攀升,反映出產業結構轉型的潛力。

隨著製造業、建設業和礦業的預期增長,秘魯機械工程產業在2025年後有望持續擴張。秘魯對資本財進口關稅率通常為0%,台灣企業通過提供現代化設備與優質售後服務,強化市場差異化優勢,同時考慮與在地代理商合作,應可開闢更廣闊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