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韓國對日稻米出口創新高

facebooktwitterplurklinkedin

據媒體報導,本(2025)年1至6月韓國對日本的稻米出口量急劇增加,主要原因來自於日本國內米價高漲所致。根據韓國農水產食品流通公社統計,以往韓國對日本的稻米出口量不多,2012年稻米出口量僅16噸,至2025年1至6月出口量達416噸,成長26倍,創自1990年開始統計以來最高紀錄。

根據日本農林水產省統計,日本國內上年食用米需求量為702萬噸,由於日本國內米價高漲,即使加上每公斤需徵收341日圓的進口稻米關稅,韓國米與日本國產米的價格已漸趨接近。日本農水省指出,本年5月份米價達到最高峰,5公斤裝平均售價約為4,200日圓,較上年同期增加1倍。根據韓國農協市場資料,日本銷售的韓國產米價格約為4公斤4,000日圓,即便加計關稅成本,韓國產米在部分品項上與日本國產米的價格已相差無幾,同時,本年5月是韓國對日本米出口量的最多月份。

在國際市場上,「日本米」通常泛指珍珠米,屬少量品種,日本以外,韓國和中國東北部也有生產,目前珍珠米國際市場交易量約10%,市場主流仍以長粒的印度香米為主。在韓國,具粘性強、口感Q彈的米最受歡迎。據韓國媒體報導,像「越光」和「秋晴」等日本品種在韓國也有栽種。目前韓國正加強國產品種的育成工作。

韓國因飲食多樣化亦面臨米過剩問題,導致國內米的需求下降。據韓國農林畜產食品部資料,韓國人年均米消費量在2024年為55.8公斤,較2000年時93.6公斤減少40%。韓國部分地方政府將近期日本米價高漲視為出口擴大的商機。例如,韓國南部的慶尚南道河東郡於本年5月向日本出口80噸稻米,並計劃在2025年內再出口200噸的數量。

韓國農林畜產食品部指出,韓國近年每年平均稻米生產過剩多達20萬噸。韓國政府制定政策希望減少稻田耕種面積,目標在2025年達到減少11%稻田面積,相當於8萬公頃,轉作其他作物,但實際縮減幅度每年僅1%左右。

韓國在與美國的貿易談判中,涉及到包括米在內的農產品市場開放問題,因擔心米價進一步下跌,恐引發農業團體反彈。韓國國會目前正在審議「糧穀管理法」等修正法案,該法案將規定,若米價低於一定價格標準時,政府將全數購買過剩稻米。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署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