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 首爾經濟新聞(2025年9月22日)
據《首爾經濟新聞》本(2025)年9月22日報導,韓國政府計畫在各地打造如同首爾廣藏市場之特色美食街,除利用當地特產研發菜單外,更期望藉此吸引海外觀光客。
報導援引2023年統計資料,韓國自營業者比例達23.2%,在OECD主要國家中排名第5,遠高於法國(12.9%)、德國(8.4%)、美國(6.1%)等及鄰國日本(9.5%);其中年營業額低於5,000萬韓元(3.6萬美元)者占37.8%。依據2024年行業別人均勞動生產力統計,佔自營業多數之住宿餐飲業僅2,740萬韓元(1.97萬美元),遠低於製造業1.528億韓元(11萬美元)。上年共有92.5家個體經營者、8.3萬家法人業者停止營業,合計超過100萬家。許多自營業者反映,因前總統尹錫悅宣布戒嚴,導致本年上半年經營情形較新冠疫情期間更為險峻。
為此,韓國政府除實施發放消費券等緊急措施,企劃財政部亦刻正盤點高倒閉率之零售業(16%)及餐飲業(15%)等行業問題,致力提升小規模與自營業者基本競爭力。期望透過(1)開發特色商圈,(2)培育主力企業以達成規模化及特色化,(3)運用AI分析商圈及經營診斷,(4)使用自動點餐機、智慧魔鏡(Smart Mirror)、服務機器人等新科技提高生產力等,俾打造飲食業成功經驗。
然亦有批評指出,韓國各地目前已有269個特色美食街,其中許多地方政府投入預算後空有外觀建設,卻乏人問津成為幽靈街道,倘未具備吸引人潮之企畫內容,恐造成資源浪費。
除企劃財政部外,韓國農林畜產食品部上年已推動「創造K(Korea)美食地帶」活動,旨在結合地方美食與旅遊產品、振興韓國美食旅遊;上年於全羅南道及全羅北道已推出「醬料地帶」,本年預計陸續推出光州「泡菜地帶」、安東「傳統酒地帶」、錦山「人參地帶」等。
韓國產業研究院申東漢(音譯)副研究員表示,自2015年起,餐飲業及實體零售業之創業及停業數量持續減少,顯示整體行業活力減弱;自營業者債務問題恐引發民生經濟停滯,急需因應對策並致力強化產業結構。執政黨共同民主黨則規劃對稅金滯納1至5年、金額低於5,000萬韓元(3.6萬美元)的小規模及自營業者進行減免。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署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