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 蔡家蓁/金門報導】2022.02.16

金門完成田浦水庫至太湖淨水場間原水輸送幹線埋設。圖/金門縣自來水廠提供
金門前年及去年遭逢50年來最嚴重的一次旱災,自來水廠經1年多施工,完成田浦水庫至太湖淨水場間總長約6.1公里的原水輸送幹線埋設,每日可至少調度約4000至8000噸原水至太湖水庫,除強化湖庫原水聯合調度能力,也讓逐漸乾涸的太湖恢復水情和美麗湖面風光。
自來水廠表示,經向水利署爭取到7千餘萬元補助,進行「金東地區湖庫導水管改善工程」,自109年12月開工,於田浦水庫至太湖淨水場間埋設400mm口徑輸水幹管,增援舊有250mm口徑管線的送水運量,在緊急狀況下,新幹管也能轉供原水聯合調度使用,以穩定全島供水及平衡各湖庫的蓄水量。
自來水廠自去年12月輸水幹管完成後,每日轉送約6000噸原水至太湖水庫,除有效利用湖庫容積蓄存更多水源,對倚賴鄰水環境棲息的水獺、鳥類及魚類等生態物種更是一大福音。
連2年大旱讓放流水利用更顯重要,目前水廠放流水的回收比例已達6成,較其他縣市高,縣府監測調查結果發現,這幾年金城鎮湖尾溪因為有再生水的挹注,讓水獺活動更為頻繁及明顯,且數量增加,顯示水資源循環利用,讓水獺等生物的棲地與生活環境更好。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