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世界各國允諾淨零時間表、品牌商與大廠建置綠色供應鏈,企業持續要求供應鏈透明揭露,供應商落實減碳已迫在眉睫,然而,企業減碳進度卻遠遠落後於預期!
今年3月波士頓顧問公司(BCG)與全球環境資訊中心(CDP)首次合作發佈《全球供應鏈碳排報告》,顯示2021年全球有超過兩百家採購支出合計5.5兆美元的CDP企業成員,要求23,487家供應商揭露環境數據,此數字較前年大增50%[1],寫下歷史紀錄。然而,分析超過11,000家供應商同年向CDP所揭露的環境數據,卻有56%的供應商沒有擬定任何氣候目標[2],僅有3成8的企業與供應商合作減排,高達8成的供應商並未揭露供應鏈的碳排量,顯見企業與供應鏈的低碳轉型有待加速[3]。
遵循ESG守則 減碳事半功倍
遵循ESG守則是企業實踐永續的最佳路徑,具體做法包括E(環境,Environmental)面向--溫室氣體排放減量、S(社會,Social)面向--供應商價值鏈議合與G(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面向--董事會監督、管理層員工獎勵落實。
為了友善環境、落實減碳,中小企業開始接觸減碳議題的專有名詞、技術、指標、輔導單位……等,了解到應該從製程改善、能源減量、循環經濟等面向著手,卻缺乏人力、物力、資源,往往在嘗試計算碳足跡就卡關,感到困難重重。
中小企業必須將資源放在最有利、最關鍵的地方,發揮事半功倍的效益。對焦減碳議題時,建議率先針對所處的產業、客戶與產品進行自我盤點,了解最切身相關的國內外法規(例如我國的溫管法),並檢視現有客戶的合作規範,是否要求ISO、綠電、直接材料……等細節,提前做好準備、避免潛在風險。在了解減碳議題對於企業營運的衝擊後,進一步整合資源,決定哪些是迫切、必要改善的碳排項目,並且規劃投入資源。
- 鄧白氏是全球商業數據與專業分析領導者,協助全球各地企業强化商業績效。鄧白氏數據雲透過揭露數據的洞察力,提供多種商業解決方案,幫助客戶提高營收、降低成本、管理風險,實現業務轉型,目前全球共有4,600位諮詢顧問、分析師、研究員。
- 「淨零碳排」、「減碳」、「溫室氣體排放」計算,都只是ESG永續評量指標中E的部分。ESG 是由三個字組成的縮寫:環境(Environmental)、社會(Social)以及公司治理( Corporate Governance),ESG 透過可量化數據指標來定義、衡量企業健全狀態以及穩定程度。例如鄧白氏現有D&B數據庫提供ESG三方面的分析洞察應用;在E方面,利用企業E方面的數據,幫助金融業審視在環境面向績效較好的公司,進一步核准綠色融資,響應政府政策;在S方面,利用付款指數、延遲紀錄,幫助企業篩選出優質的供應商,做好供應商管理;在G方面,利用法院訴訟紀錄、黑名單、政府標案拒往,幫助金融業挑選在公司治理面向表現較好的品牌,穩定獲利。想瞭解更多有關俄烏戰爭的細節: 下載鄧白氏近期研究報告-烏俄戰爭危機對全球經濟和企業的影響
- 鄧白氏提供完整的企業永續ESG解決方案,客觀的數據建模方法,透過公正第三方角度,提供企業ESG洞察,幫助企業辨識ESG表現優異的客戶或是供應商。鄧白氏 ESG 評比與五大永續準則(包含SASB, GRI, UN SDGs, TCFD, UN PRI)同步,提供一致的基準,幫助企業兼顧短期獲利與長期競爭力。

林綉雯(Sophia Lin)
美商鄧白氏 ESG 趨勢分析師
美商鄧白氏 ESG 趨勢分析師
陳玉真 (Abbie Chen) ChenAb@DNB.com
美商鄧白氏 ESG認證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