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與歐盟規定,自 2040 年起所有新登記的重型貨車(HGV)必須為零排放車輛,也就是電動車。為響應此政策,英國亞馬遜(Amazon)於今年初宣布,未來 18 個月內將新增超過 140 輛全新 Mercedes-Benz eActros 600 電動貨車,以及 8 輛 Volvo FM 電動貨車,這將成為亞馬遜在英國規模最大的電動重型貨車(eHGV)採購案。
為支援這批電動車隊,亞馬遜計劃在其英國主要據點建置360kW 的高速充電設施,這些設施能在約一小時內,將 40 噸重的 Mercedes-Benz 貨車從 20% 充至 80% 電量。
然而,目前英國的公共充電設施仍難以支援 eHGV 所需的高功率充電需求。即便技術上可行,重型貨車也無法像一般乘用車一樣在途中臨時充電。因此,eHGV 的充電規劃必須更精密,涵蓋車隊基地、公共充電站與運送目的地的設置與協調。
截至目前,英國僅有兩座正式啟用的 eHGV 公共充電站。不僅英國如此,歐洲與全球多數地區也仍處於起步階段,多數車隊仍依賴自有倉儲基地內部的專屬充電設施。
舉例來說,Welch’s Transport 公司現擁有 70 輛柴油貨車,其中僅 3 輛為電動貨車。該公司表示,雖然電動貨車的馬力與柴油車相當,但續航力仍有明顯落差:滿載狀況下,電動貨車單次續航僅約 200 英里(約 320 公里),而柴油車可達 1,500 英里。基於此限制,Welch 目前僅將其 eHGV 部署於距主倉庫兩小時車程內(約 160 公里)的配送範圍。
在這樣的條件下,電動車每英里行駛成本確實低於柴油,但必須考慮更高的購車成本、較低的維護成本,以及不確定的折舊因素。Welch 總經理 Chris Welch 表示:「目前無法擴大 eHGV 車隊的最大障礙,就是基礎設施不足。」
由此可見,除了車輛價格偏高外,充電基礎設施不足是推廣 eHGV 的另一大挑戰。針對此問題,充電設備開發商 Voltempo 正帶領一個由 14 家企業組成的聯盟,成員包括 M&S、Maritime 和 Wincanton。透過聯盟合作,不僅能分攤前期建設與營運成本,也能提升資源運用效率。
該聯盟已透過英國政府「零排放重型車輛與基礎設施示範計畫(ZEHID)」獲得近 5,000 萬英鎊資助,亞馬遜也透過此計畫獲得支持,用於購買約 20 輛 Mercedes-Benz eHGV 和 8 輛 Volvo FM。
根據統計,2024 年英國共有 1,271 輛 eHGV 上路,年增率達 28%;相比之下,所有 HGV 數量年增僅 0.2%,總數為 742,316 輛。雖然成長明顯,但基礎設施不足仍然大大限制電動貨車的發展。對台灣廠商而言,這正是切入歐洲淨零轉型供應鏈的關鍵機會。台灣具備強大的電力電子、資通訊與製造能力,可從高功率充電設備(如MCS/CCS充電模組)、液冷電纜、工業控制器、儲能系統與車隊管理平台等領域切入。此外,台灣企業可透過技術輸出、與當地業者合資、參與政府示範計畫(如ZEHID)等方式拓展海外市場。同時,掌握 ESG、碳排管理、再生能源整合等議題,也有助於提升國際合作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