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翻譯整理:駐義大利代表處經濟組
2025年上半年義大利藥品出口大幅成長近39%,除係來自於美國關稅政策的庫存效應外,義大利藥品出口成長趨勢亦已持續相當長時間,義大利製藥產業協會(Farmindustria)理事長Marcello Cattani於接受義媒採訪時指出,或許本年內將有所改變,但此一成長趨勢是建立在堅實的產業結構基礎上。
Cattani理事長表示,面對當前高度不穩定的情勢,義大利須保持藥品生產的領導地位,且必須在歐洲層面推進策略,促使歐盟扭轉錯誤的方向;義大利政府已了解製藥產業的戰略重要性,企業則期盼在財政預算等計畫看到積極回應。
針對歐盟藥品輸美關稅不超過15%,並涵蓋美國正在進行貿易調查的產品,Cattani理事長認為此雖為「折衷方案」,惟仍以肯定;並評估15%的關稅可能轉嫁給美國客戶,因而影響美國的採購,但歐洲應如何回應更加重要。
Cattani理事長指出過去20年,歐洲在研究投資損失了25%,資金先流向美國,再流向中國;歐洲也須減少對中國和印度的活性成分產品的依賴。雖然歐盟目前已提出生命科學戰略及關鍵藥品法案,但若干方向仍須調整,同時應迅速行動,歐盟執委會必須徹底改變過去對經濟不利、形同歐盟自設關稅的政策;另由於治療取得緩慢及資金限制,歐洲在全球藥品市場上的地位正逐步下滑。製藥業無論在附加價值、創新及對外收支(2024年淨出口達1,930億歐元)等方面均為關鍵戰略產業,並攸關公民安全健康及經濟成長,應被列為優先事項,並協助產業維持全球領導地位,例如保護智慧財產權緊急措施,歐盟擬議中的修正案對智慧財產權保護極為不利;同時亦需修正其他可能造成產業在歐洲難以為繼、增加企業負擔的政策,例如污水指令等。
另建議義大利政府持續推進藥品管理現代化進程,並在下一期財政預算法案及《藥品立法統一法案》中取得進展,盼將醫療基金分配至藥品支出的比例提高1%,並全部用於直接採購,以及徹底消除退款(payback)制度。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署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