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翻譯整理:駐義大利代表處經濟組
義大利時尚產業正面臨嚴峻挑戰,零售市場在2025年夏季折扣前僅售出進貨商品的35%,營收較2024年同期下跌5.6%,連7月的折扣期亦無法扭轉。在等待本年8月數據分析出爐前,應先檢視當前狀況,以便釐清產業邁向復甦與長期成長的關鍵因素。
義大利全國時尚商業聯合會(Federazione Moda Italia-Confcommercio)理事長Giulio Felloni表示,時尚業正經歷前一場變革,包括節奏、需求及消費者習慣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社群媒體與各種傳播工具加速了這些現象,並將時尚產業與全球地緣政治經濟的複雜局勢連結,關稅議題只是導致產業脆弱性的因素之一。Felloni理事長認為必須結合中央及地方政府、商會與相關機構合作,共同研擬有效的解決方案。
Felloni理事長指出,目前最大問題是線上與實體通路的待遇明顯失衡:劣質商品透過線上平臺低價販售,且網路賣家稅負較實體商家更輕,加上單筆消費低於150歐元免關稅,使得網路賣家得以享受較低的經營成本;Felloni理事長認為必須落實「同一市場、相同規則」的原則,確保公平競爭環境。此外,部分企業在產業供應鏈中同時是零售商的供應商及競爭對手,供應商往往成為零售商最激烈的對手;為求產業健康發展,必須在各方角色之間找到平衡,並相互尊重彼此的承諾。
Felloni理事長呼籲企業暨義大利製造部(MIMIT)盡快在該部時尚產業圓桌會議(Tavolo della Moda)成立「境內銷售」工作小組,訂定相關標準或準則,以避免時尚產業供應鏈的內部失衡。
Felloni理事長強調,實體商家復甦不僅需要投入資金,亦須針對商店風格與經營方式進行調整,並表示年輕消費者開始已重回實體消費,透過實際接觸產品、試穿以及人際接觸等體驗而購買,顯示深入各鄉鎮的「鄰里商業」具備獨特的義大利文化、社會與經濟價值,應積極維護與發展。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署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