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Supply Chain Connect於2025年9月24日報導指出,越來越多製造工廠正加強力道投資智慧製造技術,以提升效率、降低生產風險並強化競爭力。智慧製造結合人工智慧、機器人、工業物聯網(IIoT)等技術,讓企業能即時感測監控設備狀況、預測維修需求並優化生產決策。SAP 指出,現今的工廠智慧製造轉型不代表要全面拆除舊有工廠,而是透過逐步智慧化的過程改造現有設備,以更有效率的方式達到企業追求的目標。這樣做帶來的好處包括流程效率提升、停機時間減少、回應市場需求的生產速度更快,以及自動化將部分人力釋放出來,讓員工可以專注在更具價值的任務上。
Rockwell Automation 今年發佈的 State of Smart Manufacturing Report 報告顯示,超過半數製造商已經導入或正在擴展智慧製造應用,顯示這項技術正走向主流。同時,AI 技術在品質管控、資安防護與勞動力補強等方面被視為潛力工具。調查數據顯示,41% 的製造商正在使用 AI 或自動化技術來補足人力短缺與提升勞動力技能。隨著連網系統普及,資安成為智慧製造的核心議題,許多企業計畫導入 AI 系統來加強 IT 與 OT(營運科技)的整合防護。文章最後建議:製造業者應從具體應用案例開始驗證智慧化效益、保持靈活性並強化人才能力,才能使投資回報最大化並提升長期競爭力。
臺灣具備完善的電子製造、機械與半導體供應鏈,若能強化 AI、工業物聯網、感測器與數據分析的整合能力,便能切入美國製造廠智慧化升級的需求,例如設備監測、預測性維修、節能與生產線優化等解決方案。此外,美國製造商對資安維護的重視,臺灣企業若能針對資訊安全開發防護生產資料等相關技術服務,將具備國際競爭優勢。另一方面,也提醒臺灣業者需培養跨領域人才,結合軟體與製程知識,由硬體製造商邁向成為智慧製造系統的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