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
(1) 2025.10.1 Kompas News
(2) 2025.10.5雅加達郵報
(3) 2025.10.14 CNBC Indonesia
一、美國白宮日前公布,將依據其1974年貿易法第232條,針對進口木材及木製品課徵額外關稅,自本(2025)年10月14日起,木材課徵額外關稅10%,櫥櫃、盥洗臺及軟墊家具則為25%。另自明(2026)年1月1日起,軟墊家具額外關稅增加至30%,櫥櫃及盥洗臺則增加至50%。
二、依據印尼中央統計局(BPS)資料,本年上半年印尼家具出口額達9.25億美元,年增2.1%,其中對美國出口額為4.992億美元,年增7.6%。美國為印尼最大的家具出口市場,佔出口之總額54%,工藝品則佔43%。
三、駐地媒體分析,家具業對印尼國內經濟具有相當大的乘數效應,從上游至下游產業鏈涉及1百多萬勞工,訂單延遲或合約取消將導致倉庫庫存積壓,降低工廠利用率,若櫥櫃及盥洗臺遭永久徵收50%額外關稅,印尼在全球供應鏈地位,可能會被其他與美國簽有更優惠貿易協定之國家所取代。
四、印尼家具及手工業協會(HIMKI)主席Abdul Sobur表示,額外關稅恐將引起骨牌效應,若無政府支持,恐致勞力密集產業工時減少及大規模裁員。相關論述略以:
(一) 自華府宣布對木材及木製品課徵232關稅後,美國買家更加謹慎,預計軟墊家具訂單在未來3至6個月將減少20%至35%,尤其是與品牌商簽約之製造商。此外,為避免材料成本增加,木箱包裝產品之訂單亦可能減少10%至15%。
(二) 製造商將被迫承擔部分關稅以維持銷售,對財務能力有限之業者將面對利潤壓力,而家具業為勞力密集型產業,訂單減少的威脅恐導致招聘延遲,甚至裁員或倒閉。
(三) 該會呼籲印尼政府加強外交遊說,向美國爭取家具產品豁免關稅或優惠關稅。另盼政府透過稅收減免、出口信貸利息補貼或優惠融資等財政支持,協助業者度過難關,甚或補助業者參加國際展覽,進軍東歐、中東及拉丁美洲市場,減少對美市場的依賴。
五、印尼經濟協調部Airlangga Hartarto部長日前指出,渠業於本(10)月7日與美國貿易代表署Jamieson Greer進行會談,雙方盼於本月就對等關稅協定(Agreement on Reciprocal Tariff)進行更深入討論,並於未來兩至三周內完成談判。駐地智庫專家認為,協定簽署至生效仍需數月時間,建議印尼政府應考量治理及商業確定性,提出相關解決方式。相關說明略以:
(一) Permata銀行首席經濟學家Josua Pardede表示,協定批准過程仍取決於對等關稅協定歸類為僅須總統條例批准之協議,或涉及眾議院之法律。倘批准程序迅速,最快為明年初或明年中全面生效。渠建議印尼政府同時準備相對應之技術法規,在最短的過渡期內實施生效。
(二) Andalas大學經濟學專家Syafruddin Karimir表示,必須在實施日期前公布重要的實施條例,避免通關程序紊亂,讓企業享有法規明確性。此外,渠建議或可在對等關稅協定加入「分階段生效」條款,優先實施已確認優惠關稅之產品,技術法規則於後續制定。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署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