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機器人為創新發展帶來了巨大生產力潛能,在工業、醫療、服務、軍事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帶動經濟新的成長動能。
目前,北京、成都、上海等地釋放出建立人形機器人產業園區、創新中心,以及研究院的消息。
2023年11月2日,中國大陸首家省級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正式成立。據悉,該中心將開發通用人形機器人本體原型、人形機器人通用大模型等5項重點任務,目標打造全球首個通用人形機器人平臺,以及首個大模型及開源運控系統的平臺。
從中國大陸市場來看,一系列的利好政策將推動人形機器人產業加速發展。《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提出,計畫到2025年,人形機器人創新體系初步建立;到2027年,人形機器人技術創新能力顯著提升。預示著中國大陸人形機器人產業將迎來快速發展期。
2024年以來,特斯拉(Tesla)、優必選(UBTech)、拓普(Tuopu)、輝達(Nvidia)等科技企業都在加快人形機器人相關佈局。1月4日,拓普集團與寧波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簽署《機器人電驅系統研發生產基地專案投資協議書》。此次專案約50億元人民幣(約計220億新臺幣)的總投資,但尚處於初期階段。不過,據拓普集團表示,此次投資建設機器人電驅系統研發生產基地,可將公司佈局的機器人相關技術和產品落地並實現商業化、規模化生產,為公司未來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2月17日,總投資達12.6億元人民幣(約計55億新臺幣) 的濱湖複星人形機器人產業園專案在無錫市濱湖區正式開工。據瞭解,該專案由濱湖產業集團和複星集團合作開發,建成後將聚焦人形機器人、智能製造、積體電路等產業鏈專案。
2月24日,輝達宣佈成立通用具身智能體研究實驗室GEAR,標誌著輝達正式入局具身智能領域的研究,加速人工智慧具身化進程。
2月25日消息,特斯拉在社交媒體帳號,分享了一段Optimus人形機器人的最新影片。影片中,Optimus在測試場地內可以流暢步行,有網友表示,相較於幾周前發佈的影片,其在行走過程中步伐更加穩健,動作也更加流暢,也越來越接近正常人類行走姿態。
近日,作為邁出國產人形機器人重要代表的優必選發佈了工業版人形機器人Walker S進廠「打工」的影片。影片中,Walker S通過精巧的身體控制能力和靈巧的手部動作,順利完成對蔚來汽車門鎖、安全帶、車燈蓋板三處工藝的質檢,並貼好車標。
人形機器人的發展前景涉及許多因素,如生產成本、關鍵零組件、市場需求等。未來,「自主行走+自主執行」將是人形機器人發展的重要方向。根據調研機構Precedence Research預測到2032年,全球人形機器人的市場規模將從2022年統計的15億美元增至286.6億美元。相信隨著海內外科技巨頭紛紛加碼人形機器人產業以及應用前景更加廣泛,人形機器人有望加速產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