爛臉、重金屬超標、山寨叢生?中國大陸近百億家用美容儀器藍海極待監管

facebooktwitterplurklinkedin

由於美容儀器行業介於醫療器械和家電之間,所以很多產品開始誇大宣傳,過度使用醫療機構和不嚴謹的臨床數據背書,讓市場有劣幣驅逐良幣的趨勢。”一名家用美容儀器從業人士表示。

天貓數據顯示,2020年家用美容儀器市場規模或達80億(人民幣,下同),年複合成長率達到30%。快速發展的市場吸引了大量中國大陸外品牌湧入。根據新華網報導,去年“雙十二”期間,淘寶平臺上家用美容儀器成交近25萬筆。然而,中國大陸在這一領域的監管似乎沒能完全跟上市場發展速度,產品品質不過關、虛假廣告宣傳、山寨品牌侵權等問題使行業亂象叢生。

去年8月3日,深圳市消委會發佈了美容儀器產品的比較試驗。此次比較試驗發現家用美容儀器主要安全風險集中在電器安全、致敏性等,也有很多知名品牌重金屬含量不符合標準。

結果顯示,參與試驗的10款家用美容儀器中,有6款產品的鎳釋放量超標,2款產品在使用時存在低溫燙傷的風險。另外,有5款產品的清潔功能卸妝不乾淨,5款產品的溫熱導入效果與宣傳不符。試驗中的產品都是熱銷款,但是品質問題卻令人擔憂。

亂象叢生

早在2018年6月,廣東省品質技術監督局官網就曾發佈“2017年廣東省皮膚及毛髮護理器具產品品質‘雙隨機’抽查結果公告”。其中的11款不合格產品包括3款主打保濕蒸臉功能的美容儀器,問題有輸入功率和電流不穩定、電壓不合格等,長期使用可能會引發短路、跳電等,帶來安全隱憂。

而此次深圳市消委會的美容儀器比較試驗則將重點放在美容儀器的功效和致敏性上,指標如產品外觀、結構、說明書易讀性和瞬間拉提、二次清潔、溫熱導入效果都是更加主觀、偏向使用感的評價因素。

報告顯示,有6款家用美容儀器樣品鎳釋放量超出極限值,不符合歐盟REACH法規相關要求。法規要求直接或長期接觸皮膚的產品其鎳釋放速率不得超過0.5μg/cm^2/周,而有的測試美容儀器鎳檢出值高達50.52μg/cm^2/周。據悉,鎳是一種容易導致皮膚接觸性過敏的重金屬元素,長期或反復地使用鎳釋放量不符合要求的產品易引起過敏症狀,嚴重的還會造成身體傷害。

其次,試驗利用人造皮膚檢測,發現有2款電離子型家用美容儀器樣品存在低溫燙傷的風險。低溫燙傷是指肌膚長時間接觸溫度不太高的熱源,致使熱能蓄積而導致接觸部位皮膚、皮下組織燒傷。根據相關規定,試驗器具工作10分鐘以內表面升溫不應高於23K,而Notime和SKG的美容儀器升溫則達到了24.1K和32.4K。

另外,試驗邀請20位消費者對比人手卸妝效果和美容儀器的二次清潔卸妝效果,結果顯示,有5款樣品清潔卸妝功能不如日常人手卸妝乾淨,二次清潔效果也不明顯,還有產品因設計問題導致化妝棉片無法扣緊,出現容易脫落的問題,使用極其不便。同時,一半的樣品溫熱導入效果均不明顯,達不到廣告宣傳的效果。

據瞭解,目前中國大陸美容儀器器產品適用法律是按照小家電執行標準訂定,主要根據於2019年起實施的國家標準檔——《GB/T26419-2018家用和類似用途皮膚美容儀器》。標準規定了美容儀器的技術、試驗方法、檢測規則和標註、說明、包裝運輸等要求。

但是,該標準在細節方面還有待改善。例如在材料安全要求方面,“對於與被護理人有直接接觸的皮膚美容器具,接觸皮膚的零件材料(包括塗層)應避免對皮膚及人體產生損害”。但是如何具體衡量產生的損害,和上述試驗中提到的鎳元素含量標準,都沒有進一步解釋。而且,該標準並沒有強制性。

其他中國大陸跟美容儀器相關還有安全方面標準《GB4706.1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適用要求》和《GB4706.15家用和類似電器用途的安全皮膚及毛髮護理器具的特殊要求》,不過都是在產品電器性能方面要求比較具體。

一位業內人士坦言,現在美容儀器行業有一個國家推薦標準,但裏面內容比較廣泛,參考的都是歐洲的IEC標準。

即使美容儀器品質過關,不存在對人體、皮膚的傷害,其效果也常被質疑。特別是當面對大量誇張描述、神奇的美容儀器廣告語時,大眾很難不對宣傳效果產生疑問。

有意思的是,根據深消委的試驗結果,SKG美容儀器廣告語中顯示該產品可以“深度清潔毛孔,體驗清爽……清潔肌膚深層污垢”,MKE的美容儀器也宣傳自己利用正負電荷離子異性相吸原理“深層清潔、導出污垢”,但是使用產品的試驗參與者認為,這兩款產品的使用效果很一般,完全達不到廠家宣傳的效果。

尚待規範的藍海

近年來,方便、易操作的家用美容儀器成為不少年輕人的生活必備。《2020線上家用美容儀器消費洞察報告》顯示,在對3,000名20至49歲女性互聯網用戶的調查研究中,59%的女性表示曾經使用至少一種家用美容儀器。

特別是疫情氛圍下,很多原來去美容院護理的消費者可能會選擇轉向家用美容。天貓國際數據顯示,作為疫情後的首個長假,去年黃金周、中秋“雙節”期間,進口美容儀器銷售成長930%。天貓數據顯示,2020年家用美容儀器市場規模60億至80億,年複合成長率達到30%,其中僅11月單月交易金額達到15億元,同比成長71.3%。

強大的購買力吸引了內外廠商紛紛入場,當中有不少還是跨界進入。數據顯示,去年上半年,天貓國際進口美容儀器新品牌進駐數量比同期成長69%,發佈新品數量比同期成長129%,新品交易比同期成長606%。截至2020年10月,中國大陸境內美容儀器相關企業超過8萬家,比同期成長41.6%。

除了專業的美容儀器公司,不少為人熟悉的家電品牌如松下、海爾、日立等都先後推出美容儀器產品,國際美妝巨頭如資生堂、寶潔、花王等也在2020年提出跨界生產美容儀器的計畫。

然而,市場中的假冒、山寨侵權產品層出不窮。2016年12月,Refa美容儀器生產廠家日本MTG曾聯合中國大陸公安查處5,500件Refa的山寨成品及半成品。MTG稱,這些假冒產品沒有Refa本身的功能,不會產生微電流,且品質不過關,切面鋒利,沒有鉑金鍍層、易引起金屬過敏。

2019年11月,珠海金稻電器有限公司因侵犯斐珞爾(FOREO)公司的LUNA洗臉儀設計專利,被上海知識產權法院判定賠償300萬元。據當時媒體報導,該侵權產品銷售數量已達358,074個,銷售額超過3,500萬元。甚至,在2018年1月至2018年8月潔面儀“銷售量佔有率品牌榜”中,FOREO排名第一,金稻緊隨其後。

針對這種現象,上述家用美容儀器從業人士認為,現在的美容儀器市場就像當年發展初期的智能手機市場,高端品牌和山寨仿品一起競爭。但是,美容儀器不像智能手機,它的研發仰賴醫療美容線產品的技術沉澱、皮膚生理學的臨床研究、產品臨床試驗的經驗。

“很多的創業團隊或者是原先別的行業的公司進入家用美容儀器,擺在他們面前的只有一個思路——模仿現有的成熟產品。而模仿是不可能帶領這個行業進行原發性研究的,不可能使家用美容儀器走向一個新的階段。”上述家用美容儀器從業人士說。

目前市場上有不少產品都模仿日系家用美容儀器。這些儀器普遍都加一串LED燈泡,以此暗示消費者光的皮膚生理學效果。但實際上,這種弱到可以忽略的能量,是不可能真正發生效用。

由於消費者過於細分,市場的教育和認知不足,目前美容儀器銷售主要還是集中線上,還沒有進入大眾消費品市場。上述家用美容儀器從業人士認為,商家需要足夠的資訊量才能教育市場,但是目前的推廣管道很窄,廣告和短片很難把事情講清楚,所以消費者難以下消費決策。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