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內閣於11月4日正式通過新版《國家自主貢獻目標3.0》(NDC 3.0),將國家「淨零碳排」目標由原訂的2065年提前15年,定於2050年達成,展現泰國加速邁向綠色經濟與永續發展的決心。新版本目標明確設定,於2031年至2035年間,將溫室氣體排放量較2019年基準年減少47%,即減至不超過1.52億噸二氧化碳當量(MtCO₂eq)。
對齊全球標準 提升國際競爭力
泰國原訂2065年達成淨零排放,較全球111個國家平均目標2050年晚15年,恐使泰國在國際貿易中被邊緣化。許多主要經濟體與跨國企業已要求供應鏈夥伴具備相同的環保承諾。
新版NDC 3.0的通過,不僅使泰國與日本、歐盟、越南等國的2050年淨零目標接軌,也強化了泰國在全球綠色經濟競爭中的地位,符合國際市場對減碳的期待,並為泰國吸引綠色投資奠定基礎。
推動跨部門減排 吸引2,300億泰銖外資
副總理兼自然資源與環境部長蘇查・宗克林(Suchart Chomklin)指出,新版NDC的調整不僅是環保政策的進步,更是促進外資流入的關鍵契機。
政府預估可吸引約2,300億泰銖(約67億美元)的國際投資,用於支持減碳計畫,預期可依《巴黎協定》框架減少約3,280萬噸二氧化碳當量排放。
該政策涵蓋五大重點部門:
- 能源與運輸
- 工業
- 農業
- 廢棄物管理
- 森林與土地利用
其中,70%的執行將依靠國內資源,30%則仰賴國際技術與財務支援。
啟動綠色轉型 導入碳稅與碳權交易制度
為達成新目標,泰國政府規劃在各行業推動低碳轉型,平均每年需減少約10%的碳排放量。政策重點包括:
- 提升能源效率與清潔能源比重
- 增加森林碳匯
- 導入碳稅制度
- 建立碳權交易市場
透過稅制與市場雙軌機制,鼓勵企業投資潔淨技術,加速低碳經濟的形成。政府同時開發數位化監測平台,以即時追蹤減排成效,確保透明度與公信力。
邁向2050淨零之路 結合經濟與環境雙贏
政府副發言人拉莉達・佩斯威瓦塔娜(Lalida Persvivatana)強調,NDC 3.0不僅代表泰國履行國際氣候承諾,更是提升經濟競爭力的重要策略。
首相阿努廷・查恩維拉古(Anutin Charnvirakul)也表示,泰國將與全球夥伴共同推動減碳與永續發展,致力成為低碳轉型的亞洲標竿。
新版NDC已由氣候變遷與環境事務廳(DCE)送交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並將於2025年巴西貝倫舉行的COP30會議上正式提出,展示泰國的全球氣候行動決心。
泰國溫室氣體排放現況
根據歐盟全球大氣研究排放資料庫(EDGAR)2025年度報告,2024年泰國溫室氣體排放量較前一年增加1,200萬噸二氧化碳當量(成長2.9%),主要分布如下:
- 發電:90.23 MtCO₂eq
- 運輸:84.66 MtCO₂eq
- 工業製程:71.10 MtCO₂eq
- 農業:59.05 MtCO₂eq
- 製造業:50.87 MtCO₂eq
- 廢棄物管理:27.58 MtCO₂eq
- 燃料管理:23.59 MtCO₂eq
- 住宅與商業建築:15.31 MtCO₂eq
上述數據顯示,能源與交通仍是泰國碳排的主要來源,也將是未來政策聚焦的減排關鍵領域。
隨著《NDC 3.0》的通過,泰國正式將「2050淨零排放」納入國家戰略核心,透過跨部門協作、外資引入與新政策工具,邁向低碳經濟新時代。這不僅是環保行動的升級,更是泰國在全球綠色競賽中爭取主導權、實現永續與繁榮並進的關鍵一步。





經濟部國際貿易署
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