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規劃《晶片法案2.0》政策潛在影響面面觀

facebooktwitterplurklinkedin

從電動交通到國防武器,晶片半導體撐起現代各行各業一片天。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敦促歐盟大幅編列獨立預算,制定歐洲《晶片法案 2.0 /Chips Act 2.0》,將投資晶片預算增加4倍(2023年: 約430億歐元),並涵蓋:簡化行政監管、提供激勵計劃、加快審批速度,確保電網接入電力供應、配套基礎設施、吸引專業人才,以及保障關鍵原材料。新法案目標主軸為促進本土產業發展,推動歐洲領導地位。

歐盟半導體委員會(ESB)自今(2025)年9月5日進行為期12週的公眾諮詢,包含《半導體聯盟宣言/Semicon Declaration》的倡議將納入今年底的評估報告。11月28日前開放半導體產業價值鏈及相關業者回饋意見調查*。歐洲《晶片法案 2.0》預計2026年下半年方有眉目。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於9月29日推動27個歐盟成員國簽署宣言,倡議加強歐洲現有晶片框架,帶動經濟安全、人工智慧與量子等戰略措施的協同作用。簽署《半導體聯盟宣言》者包括75多家半導體與微電子公司、產學研究機構(RTO),以及包括中小企業與新創企業的產業協會。

我商應密切注意歐盟政策牽動產業發展走向,例如:

1.)歐盟以及各國預計將加大投資、建立晶片基金,將以何種規模補貼歐盟製造商仍未可知,但是供應鏈商機或能因此衍生。

2.)歐盟必須因應中國產能擴張造成威脅,但是荷蘭主導本次倡議,荷蘭關鍵設備商ASML所受到的出口管制是否將鬆動。

3.)歐盟正與南韓、日本、新加坡等進行成熟半導體聯合研發計畫,以此加強雙邊供應韌性。台灣正待如何從〝德東矽谷〞切入,在國際競合下,減少技術主權損傷、進行跨地域合作。

註記 ESB- Call for evidence - Public consultation (English)

延伸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