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費加洛報(Le Figaro)引述彭博新能源財經研究機構(BloombergNEF)受歐洲潔淨運輸非政府組織聯盟Transport & Environment委託研究結果指出,歐洲電動車價格可望於2025年至2027年間降至與燃油車相同水準,甚至在2030年落在燃油車之下,屆時電動車銷售比重為50%,至2035年銷售比重將達85%水準。該研究主要將車輛區分為四類包括:(一)都市車(citadines,如雷諾Clio、標緻208)、(二)轎車(berlines,如福斯Golf、雷諾Megane)、(三)運動型多用途車(SUV) 及(四)輕型貨車(utilitaires légers)。
前述研究報告分析,目前電動車與燃油車價差明顯,前者價位高出後者3分之1,以法國雷諾電動車Twingo ZE要價21,550歐元為例,相當規格之燃油車款售價僅13,450歐元。雷諾休旅車Captur燃油車與其油電版本價差亦如是。產業專家表示,目前消費者偏好以分期或貸款方式購買或租用電動車,加上法國政府補助民眾換購綠能汽車成效顯現,部分電動車款如雷諾ZOE售價加計能源成本已低於雷諾Clio燃油車。
然而,前述研究並未納入政府獎勵措施等政策性因素,說明電動車降價四大主因包括:(一)車廠生產平台之選擇、(二)電池價格、(三)車輛自主性及(四)車輛效率,尤其以帶來車輛電力自主之電池組價格大幅降低及車廠專為電動車建立生產平台能力等兩項,將發揮決定性影響力。統計指出,儘管原物料包括鈷的價格有所成長,但電池仍呈現長期下滑趨勢,如2020年全球電池價格超過137美元/kWh,將於2024年前降至100美元/kWh,甚至於2030年降到58美元/kWh水準。
以產業面分析,專屬生產平台將可達到成本最適化之規模經濟效果。專家認為前述生產平台需耗資至少50億歐元且營運前須投入數年研發工作,目前福斯汽車已取得領先,Stellantis及雷諾集團發展策略現階段仍以混合式生產平台(用於燃油車及電動車)為主。同時對於車廠而言,汽車自主性、解決方案標準化之價格、新化學物質、電池組新結構、馬達及電子技術進展等正面因素,亦將帶動電動車價格下滑。
然而,法國產業界對於國內充電基礎設施不足且落後其他歐洲國家之現況備感憂心,盼政府能更加重視電動車充電網絡之佈建,因為其帶動效果將較補貼或獎勵效果更為長久,同時專家亦強調長程行駛路程中充電基礎建設之重要性。專家分析,為達成2050年歐洲碳中和目標,最遲在2035年須達成電動車銷售比重100%之里程碑,因此建議政府應持續採取相關獎勵及懲罰措施,加強佈建電動車充電基礎建設以鼓勵民眾使用,並訂立車廠減排之階段性目標。曾發生汽車廢氣排放醜聞案(Diselgate)的福斯汽車已宣稱針對歐盟更嚴格碳排規範作好萬全準備,非其競爭對手所樂見,全球電動車市場爭奪大戰可說是一觸即發。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局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