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激進大膽著稱的極兔快遞開啟了新一輪並購。5 月,極兔花費 11.8 億元(人民幣)收購了順豐旗下豐網速運,這是順豐在 2020 年成立的經濟型快遞業務。但這場交易只是雙方合作的開始。
順豐近期正在與極兔就入股合作接洽,或將以 1% - 2% 的比例入股投資極兔全球,具體投資金額及合作細節仍在商討中。
極兔由 OPPO 印尼業務的創始人李傑在 2015 年創辦,4 年就長成東南亞第一大快遞公司。2019 年下半年,極兔回中國大陸發展,並在 3 年後做到了中國快遞行業第五。不過當下,中國快遞行業進入存量時代,極兔在這裏尋求更大增長空間的可能性變小,目光再次轉向海外。
作為中國最大的貨運航空公司,順豐擁有近百架貨運飛機,開設了往返歐洲、北美洲、東南亞等多個區域的貨運班線,這也是極兔出海客戶的熱門目的地。中信證券此前對順豐的調研顯示,順豐航空的幹線裝載率為 51% ,低於 FedEx 和 UPS 的 61% 和 73% ,理論上順豐的飛機可以承載更多的包裹。
在很長一段時間裏," 順豐 " 是中國快遞行業的另類,這家公司代表著速度與品質。順豐的壁壘建立在創始人王衛早年的遠見之上,他組建了中國最大的貨運航空網路,牢牢的抓住了快遞業最賺錢的業務——件均價 20 元以上的時效快件。中國市場上約 70% 的時效快件掌握在順豐一家手中。
三通一達(中通、申通、圓通及韻達)選擇了另一條路——2 - 3 元每單的經濟快件。它們在過去十年的電商浪潮中用利潤換規模,在持續數年的價格戰和淘汰賽中血拼倖存。
自 2013 年起,順豐跟隨快速成長的電商市場推出時效件價格 6 折的標準件,此後又相繼推出更低價的電商標快,特惠專配和豐網。2020 年,豐網與極兔同年起網,但豐網定位更高端,定價 3 - 5 元,計畫侵蝕三通一達的中高端市場。
順豐最初對豐網的構想是,利用順豐主網的剩餘產能低成本運作產品。在快遞發件量大的區域招募加盟商攬收電商件,靠順豐末端網點為其派件,待達到一定規模後吸納更多加盟商,建立獨立分撥中心和轉運網路,實現自收自派。
這個構想一度是成功的,豐網在成立之初打出 “順豐的服務,通達系的價格” 的口號,吸納了一大波加盟商和電商客戶,峰值訂單量一度達到 800 萬單。
不過,大量訂單湧入帶來了新的問題。順豐能夠溢出的產能低於預期。如果豐網快件數量超出順豐幹線車輛運載能力,超額的包裹便會在各級轉運中心滯留,致使用戶體驗受損。若重開一臺新車,豐網又回會因為包裹價格過低而難以支付車輛費用,業務面臨虧損風險。
在 “雙 11”“618” 等電商大促季時,順豐為了優先保證利潤率更高的時效件和標快電商件,要求豐網主動降低產量,加盟商減少收件,導致客戶流失。一些用豐網的商家也會謊稱用順豐發件,結果是用戶三四天後依然沒收到包裹,將不滿情緒發洩到了順豐身上。此後,順豐開始與豐網切割,不允許豐網用順豐名義攬客,面單上也不允許出現 “順豐速運”“順豐”“順豐豐網” 等字樣。
多位接近極兔與順豐的相關人士介紹,極兔有海外客戶資源,以及東南亞、中東、南美的末端網路;順豐擁有的飛機網路和航空幹線,合作後能幫助極兔增加海外物流班線,補充運輸能力。如果雙方選擇獨自作戰,無論是順豐自建末端網路和吸引客戶,還是極兔自建航空幹線,都需要三到五年時間,它們將無法跟上當前這一波中國電商出海的浪潮,市場也可能被 DHL、FedEx 截走。
電商是為數不多能讓新興快遞公司走向全球的機會。UPS、FedEx、DHL 為首的三大快遞公司佔據了全球 90% 的國際快件份額,憑藉其遍佈全球的樞紐站點和數百架貨運飛機掌握了成本優勢,後來者很難在正面戰場挑戰他們。作為過去幾年中為數不多的新興全球快遞公司,極兔靠的便是 Temu、Shopee、TikTok、SHEIN 等中國跨境電商的訂單支持。
過去三年中,新冠大流行導致客運航班減少時,貨運航班一度炙手可熱,但當世界回歸正常秩序,大量的客運航班恢復,它們會分走一部分貨運訂單。通過客機發送貨物的價格約為用專用貨機的 70%。
短期來看,這場合作想要取得更大的效果,順豐必須和極兔一起補貼,吸納更多的客戶。長期來看,這門生意取決於用戶願意花多少錢——電商平臺是否願意為更快、更穩定的物流支付溢價。
一個無法忽視的問題是,現在絕大多數中國跨境電商發往海外的空運包裹都是低客單價的小件商品。對於更可控、更穩定的標品,尤其是體積較大的商品,當目的地消費者已經養成持續購買習慣時,電商平臺可以通過低成本的的海運解決頭程物流,在當地建設本地倉儲,到目的地再考慮解決配送問題。
只有當這些跨境電商平臺有意向給出更快捷、品質更好的購物體驗時,同時商品單價也要足夠高,才更有動力選擇時效性更優的空運包裹服務商。未來電商平臺能帶來怎樣持續的訂單增長、能賣出多貴的商品也還是未知數。
但今天,極兔和順豐不得不合作,這是他們不願意放棄,為數不多開拓海外戰場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