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橫濱第九屆非洲開發會議(TICAD 9),日本政府對非洲的支援政策由提供無償資金援助,轉變為由民間主導的投資

facebooktwitterplurklinkedin

  1. 綜整日本外務省公布新聞稿及日本經濟新聞等媒體報導,第九屆非洲開發會議(TICAD 9)以「與非洲攜手共創新挑戰解決方案」主題,於2025年8月20日至22日在日本橫濱舉行完畢,係由日本政府主導,並與聯合國、聯合國開發計畫署(UNDP)、世界銀行及非洲聯盟委員會(AUC)共同舉辦的國際會議。

  2. 本次會議由日本首相石破茂擔任共同主席,前首相岸田文雄擔任主席代理,共計來自非洲49個國家的國家元首和代表出席。本次會議成果摘要如次:

    1. 日本石破首相提出連結供應鏈的「印度洋-非洲經濟圈」倡議的新構想,計劃與印度及中東國家合作,利用日本的技術和知識來推動非洲的經濟成長及透過完善物流網路,串聯上述新興經濟體,以期吸收動能來活化日本經濟。
    2. 成立「產官學研討委員會」以推動簽訂自由貿易協定(FTA)為目標。
    3. 承諾三年內在保健、醫療及農業等領域,培育30萬名非洲專業人才,特別提升年輕人和女性的工作能力並確保就業機會,以協助推動非洲經濟等領域的成長。
    4. 協助培訓3,000名非洲AI人才與輔導就業。
    5. 在氣候變遷等領域投入15億美元資金。
    6. 與非洲開發銀行(AfDB)合作,提供最高55億美元的基礎建設開發融資。
    7. 承諾在五年內向「全球疫苗免疫聯盟(Gavi)」捐款最高5.5億美元。
    8. 舉辦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商業展覽,共約200家企業和團體參與,共簽署超過300份合作協定,以期協助解決非洲當前相關困境與促進投資。
    9. 將協助非洲改善物流網絡,以確保重要礦物資源的穩定供應。
    10. 將在處理非洲國家的債務問題上發揮主導作用,以提高透明度。
  3. 另,本次會議於8月22日閉幕時通過「橫濱宣言」,具體內容如下:

    1. 經濟方面
      1. 重申多邊貿易體系(WTO)的重要性。
      2. 重視及關注「自由且開放的印太地區(FOIP)」理念。
      3. 透過「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區(AfCFTA)」強化區域整合與連結;同時,加速推動數位轉型(DX)、人工智慧(AI)與衛星數據的應用,並建立相關治理體系及深化公私部門合作。
      4. 協助強化農業以消除貧困與糧食不安全、重要礦物資源的穩定供應,以及透過世界銀行「RISE」等計畫,提升當地附加價值的重要性。
      5. 樂見非洲加強運用國內資金、進行適當的債務管理、改善電力供應,並擴大「非洲私部門發展共同倡議(EPSA)」。
    2. 社會方面
      1. 強調日本與非洲青年相互交流的重要性,並期望日本在廢棄物處理及防災領域的貢獻。
      2. 強化衛生體制以實現「全民健康覆蓋(UHC)」,並培育各級人才(初等、中等、高等教育及產業人才)。
    3. 和平與穩定方面
      1. 確認在聯合國安理會改革方面的合作,並再次承諾建立一個非核世界。
      2. 強調促進「人類安全」、以及人道、發展與和平之間協調合作的重要性。
      3. 重申良善治理、民主與法治的重要性,並推動「女性、和平與安全」議題。
    4. 下屆會議將於非洲舉行,持續檢討與精進TICAD機制,以期因應不斷變化的新議題。
  4. 日本政府認為上述成果不僅能促進非洲經濟等發展,也將強化日本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和影響力。惟過去日本政府對非洲的支援方式多以提供無償資金等「援助」為主,本次會議卻顯著轉變為將重心置於由民間主導的「投資」與「解決社會課題」。

  5. 分析日本政府改變策略的原因,主要受到日益嚴峻的財政狀況,以及國內對海外援助的不滿情緒等影響,許多民眾及國會議員認為政府資源應優先用於改善國內民生議題,強烈質疑對開發中國家實施支援計畫必要性的情況日益頻繁。

  6. 查日本對非洲的直接投資餘額在2013年達到120億美元的高峰,2020年驟降至48億美元,儘管2023年回升至約80億美元,但與荷蘭(700億美元)、英國(580億美元)、美國(560億美元)和中國(420億美元)相比仍有巨大差距,顯示日本在對非洲投資方面仍有待加強。未來日本能否有效執行能促進雙方成長的投資,將是關鍵及重要課題。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署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