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依據新加坡聯合早報本(2025)年9月2日報導,人工智慧等科技的需求與日俱增,對數據中心的需求隨之增加。惟星國寸土寸金,可供設立數據中心的地方不多。因此,新加坡「裕廊集團」(JTC)將針對在裕廊島(Jurong Island)展開建設數據中心的可行性研究,包括評估數據中心的各種設計及安全措施,整個評估工作預計費時15週。倘最終評估顯示在裕廊島上設立數據中心可行,未來該島或將成為工業與數位發展共生的典範。
二、 新加坡作為區域數據中心樞紐,目前備有超過1.4 GW的容量,包括:70多個雲計算、企業及主機託管(colocation)數據中心,為人工智慧運用提供雲平臺、數位服務及強大的負載能力。新加坡吉寶集團(Keppel Corp)早前已擬議在羅央碼頭(Loyang Jetty)附近興建浮動數據中心,將占用9,870平方公尺陸地及7,580平方公尺的海面。該浮動數據中心預計於本年9月份動工,2027年完工並投入運作,此將為星國首個水上數據中心。
三、 裕廊集團指出,裕廊島是星國的能源與化工中心,設有多個化工與危險品生產設施、油氣管道及煉油廠,島上具高度密集的工業活動,因此存在空氣品質問題及爆炸風險,影響數據中心營運的可靠與安全。因此,進行評估時會將火患、爆炸及毒素擴散等潛在風險納入考量,並將提議相應的可行措施。
四、 此外,根據星國早前發布的第3次「全國氣候變遷研究報告」指出,由於氣候變遷及海平面上升等環境問題,倘碳排放居高不下,新加坡周圍的平均海平面到本世紀末可能上升0.54公尺至1.15公尺。因此,裕廊集團亦將評估淹水風險,以及數據中心須滿足的建設條件,確保營運的永續性。
五、 新加坡學者指出,數據中心消耗3大資源,包括:電、水及土地。對新加坡而言,土地挑戰尤其艱鉅,必須實現更高效的土地使用,且星國嚴格的環境評估,不太可能為設立數據中心砍伐大片森林。因此,在裕廊島設立數據中心可緩解土地有限的問題,並且保護現有綠地,或為促使星國政府探討在裕廊島設立數據中心的主要原因。
六、 學者表示,由於受土地稀缺限制,有些國家甚至將數據中心建在海底;美國及歐洲目前亦探討將數據中心設在太空之可行性。新加坡有優越的太空研究項目,未來將數據中心設在太空亦為值得探索的方案。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署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