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與馬來西亞推進兩項跨境電力合作,包括將從馬國砂勞越進口低碳電力

facebooktwitterplurklinkedin

一、    根據新加坡「貿工部」(MTI)與馬來西亞「能源及水務轉型部」本(2025)年10月17日聯合發布新聞稿表示,星、馬兩國將推進跨境電力合作,包括探討建設第2個連接新加坡與馬來亞半島的電力互聯器,以及星國將從馬國砂勞越進口低碳電力的新項目,標誌著雙方在能源安全、減碳轉型合作上邁入新階段。
二、    前揭新聞稿指出,「新加坡能源互聯公司」(Singapore Energy Interconnections)與「新加坡能源集團」(SG Group)及「馬來西亞國家能源公司」(Tenaga Nasional Berhad),同日在吉隆坡舉行的第43屆「東協能源部長會議」上簽署一項聯合開發協定,三方將以本年5月份由「新加坡能源集團」及「馬來西亞國家能源公司」完成的初步研究為基礎,進一步對第2個「電力互聯器」(interconnector)展開更深入的技術與商業可行性評估。此互聯器能強化區域電網連接,並促進跨境電力交易,實現東協電網願景,預計可支援高達2 GW的輸電容量,目標是在2030年投入運作。
三、    「新加坡能源互聯公司」於本年4月成立,由星國政府委任其負責建設及管理跨境電力連接,將低碳電力引入新加坡。目前,星、馬兩國之間唯一的電力互聯器於1983年啟用,並在2022年完成升級,可支援約1 GW的雙向輸電。此互聯器包括一條穿越柔佛海峽的海底電纜,以及新加坡境內的陸上電纜。新加坡、寮國、泰國及馬來西亞在2022年啟動的「電力整合項目」(簡稱LTMS-PIP),以及「馬來西亞能源交易所」(Energy Exchange Malaysia)的「綠電試點項目」,目前皆透過此互聯器輸送電力。當星、馬兩國其中一方的電力系統出現問題時,另一方可透過互聯器輸電支援。
四、    此外,「新加坡能源市場管理局」亦宣布將有條件批准「勝科公用事業」(Sembcorp Utilities)與「馬來西亞砂勞越能源公司」合作,從砂勞越進口1 GW的低碳電力到新加坡。此項目主要以水力發電,經初步評估在技術及商業層面皆具可行性,預計2035年左右投入營運,具體時間將取決於最終審核及海底電纜鋪設進展。
五、    馬來西亞砂勞越總理阿邦佐哈里10月16日於「新達新加坡會展中心」出席「2025年砂勞越大型博覽會」(Sarawak Mega Fair 2025)時指出,馬來西亞聯邦政府刻正與新加坡及印尼政府討論海底電纜的鋪設事宜,或能在明年啟動建設。
六、    新加坡人力部長兼貿工部第二部長陳詩龍於10月17日在臉書發文表示,新的電力互聯器及從砂勞越進口低碳能源,將對2045年實現「東協電網計畫」至關重要。陳部長盼星、馬兩國持續合作,推動實現脫碳、能源安全及經濟發展的共同目標。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署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