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網路安全局」推出兩項新工具,協助業界防範新興科技潛在的網路安全風險

facebooktwitterplurklinkedin

一、    依據新加坡聯合早報本(2025)年10月23日報導,新加坡政府於2024年宣布,將在未來5年投資近3億星幣(2.3億美元)發展「量子科技」,包括推出第1臺「新加坡製造」的「量子電腦」,爭取在全球量子研究中占據先機。
二、    「量子計算」較現有超級電腦速度快超過1億5,000萬倍,甚至能將人類大腦所想轉化成文字,潛力無限,惟此新科技目前仍處於研發及試用階段。「量子安全遷移」(Quantum Safe Migration)則能將易受「量子計算」攻擊的加密系統與數據,遷移到能抵抗該類攻擊的系統中。
三、    相較於普通人工智慧(AI),建立在「大語言模型」(LLM)基礎上的「代理式人工智慧」(agentic AI)系統有更多的自主性且擁有更多功能,可主動感知與蒐集外部資訊、加以分析、提出相應的行動建議、執行這些行動,以及對此進行總結與反思。例如,星國網安服務公司安信資訊安全(Ensign InfoSecurity)於「2025科技軟體大會」(GovWare 2025)期間,推出亞洲首個「代理式安全營運中心」,透過「代理式AI」系統,主動偵測及因應網路安全攻擊,將反應時間縮短至只需數分鐘。
四、    新加坡數位發展與新聞部長楊莉明於10月22日在「新加坡國際網路週」致詞表示,為因應「代理式人工智慧」及「量子計算」高速發展,「新加坡網路安全局」(CSA)將推出「量子安全手冊」(Quantum-Safe Handbook)與評估標準,以及「代理式人工智慧風險指南」兩項新工具,協助業界與機構組織瞭解應用該類新興科技可能存在的網路安全風險。
五、    「量子安全手冊」由CSA、「新加坡政府科技局」(GovTech)與「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IMDA),以及科技公司、網路安全諮詢顧問與專業組織等共同編纂。該手冊能協助機構,特別是政府機構與管理關鍵基礎設施的組織,完成「量子安全遷移」所須的準備。企業亦可透過新推出的「量子就緒指數」(Quantum Readiness Index),自行評估企業現有系統是否做好因應量子攻擊的準備,同時記錄「量子安全遷移」的進程。
六、    此外,除傳統的網路安全威脅,「代理式AI」亦可能存在失常行動或洩露敏感數據的風險,這可能源於AI對指令的錯誤理解,或攻擊者侵入系統,誘導AI代理做出錯誤行為。因此,CSA亦針對該類更高級AI存在的獨特風險,推出「代理式人工智慧風險指南」,以完善現有的「人工智慧安全系統配套指南」。新指南提出的建議包括:業者在採用「代理式AI」前,需先完成風險評估測試,並確保有充分的安全措施因應風險,以及定期重新評估系統風險等。
七、    CSA亦將與大型科技公司,包括谷歌、亞馬遜雲服務及區塊鏈情報公司TRM Labs等簽訂合作備忘錄(MOU),加強以人工智慧為導向的網路威脅情報共享,並推進聯合行動,共同對抗惡意活動。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署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