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預計到2024年底,自行車愛好者將在本地榜鵝地鐵站高架橋下擁有一個空間,他們可以在那裡購買自行車相關設備、吃點東西或用作騎行的集合點。
正在開發該空間的東北線營運商新捷運(SBST)希望它既能為當地社區提供便利設施,也能吸引更多人使用公共交通。目前,該公司正在與當局合作,以獲得該項目所需的批准,該項目被非正式地稱為“自行車村”。SBST 執行長 Jeffrey Sim先生向媒體表示,該交通業者意識到有一大群自行車愛好者使用地鐵站附近的公園連接器網路。因此,它決定在車站旁邊設立一個區域,設有食品卡車和商店,可以出售自行車配件或為自行車手提供診所。
「整個外觀和感覺有點像新邦勿洛,村莊中心有一些美食場所。人們可坐在長凳上享用食物,」Sim先生說。他指的是勿洛的熱門地區,該地區比典型的城鎮中心更具鄉村或悠閒的氛圍。SBST 是新加坡最大的公共巴士服務營運商,也營運市中心地鐵線以及盛港-榜鵝輕軌。Sim先生表示,SBST 正在與合作夥伴合作,改善鐵路網絡第一英里和最後一英里的連通性,以減少新加坡人對私家車的依賴。
SBST 與自行車共享公司 Anywheel 合作。自 2023 年 4 月以來,SBST 智慧型手機應用程式一直在顯示公車站共享單車的即時可用性。
到 2024年初,用戶可以透過該應用程式預訂自行車。另外,該業者正在與汽車共享服務合作,說服該公司允許共享汽車停放在其場所。目的是鼓勵這些公司的員工共乘搭乘大眾運輸網絡,而不是全程使用私家車。
在談到SBST 的技術舉措時,他指出,該公司於2023年11月與貿易機構新加坡企業發展局簽署了一項協議,以創建新捷運交通移動創新中心,該中心將用於為通勤者開發技術解決方案。這些項目將獲得新加坡企業發展局的部分資金資助。
其中一個解決方案是 SBST 與當地公司合作開發的軟體,可將口語即時翻譯成手語或書寫文字。該軟體預計於 2024 年第二季準備就緒,將使 SBST 更輕鬆地與聽力受損的通勤者進行溝通。 「未來,我們將在車站相當高的位置放置帶有手語的數位面板,因為他們將無法聽到公共廣播系統的廣播,」Sim先生說。
另外一項正在開發中的應用程式功能可在火車中斷期間根據通勤者的位置提供客製化資訊。預計將於 2024 年中旬在 SBST 的應用程式上準備就緒。
此功能可能會載入到其他平台,例如新加坡陸路交通管理局 (LTA) 擁有的 MyTransport.SG 應用程式。Sim先生指出,在火車中斷期間,通勤者的一大煩惱是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也不知道可能有其他出行選擇。當該功能準備就緒時,通勤者可以使用它來了解中斷預計會持續多長時間,並導航到確切的公車站搭乘常規或橋接公車。該應用程式還會推薦其他旅行選擇。
「這項功能符合我們的口號,即在事件管理過程中,一切都是為了盡量減少不便,」Sim 先生說。在目前公共巴士的營運模式下,陸路交通管理局擁有基礎設施和資產,並規劃巴士路線。 SBST 等業者競標合同,並收取營運一系列航線的費用。
到2030年,新加坡一半的公共巴士車隊將實現全電動化。截至 2022 年底,車隊規模為 5,847 輛公車。Sim先生表示,SBST 一直在培訓其司機和技術人員來操作和維護電動公車。它也向海外合作夥伴學習,例如康福德高的全資子公司 Metroline,該公司也持有 SBST 的多數股權。 Metroline 有近 1,500 輛公車在倫敦運營,包括電動和氫動力類型。交通巨頭康福德高也在新加坡開展計程車和私人租車業務,提供點對點交通服務。
Sim先生表示,這種合作已經持續了六個月,預計將於 2024 年 1 月正式宣布與該公司的聯盟(他拒絕透露公司名稱)。在回答 SBST 是否考慮與康福德高的其他子公司合作,而不是轉向汽車共享公司等外部合作夥伴時,Sim表示,SBST 正在與其最大股東討論合作事宜。「我們希望看到我們如何相互補充,所以我認為我們沒有必要對公共或私人進行二分法,無論是公共汽車、鐵路、共享資源還是主動出行。「我認為,最終我們知道它們各自具有不同的功能,並且它們將成為生態系統的一部分,」他補充道。
「透過將所有這些結合在一起,您可以為通勤者提供不同的選擇,讓他們做出最明智的決定,然後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做出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