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媒體引述「穆迪」評級機構指出,亞太地區數據中心電力需求總量至2030年將成長約1.6倍

facebooktwitterplurklinkedin

一、    依據新加坡聯合早報本(2025)年8月30日報導引述國際信用評級機構「穆迪」(Moody’s Ratings)表示,至2030年,亞太地區數據中心的用電需求,將以每年15%至20%的複合成長率攀升,總容量預計從2024年的36 GW增至2030年的92 GW,成長約1.6倍,全球市場占有率將達41%,使亞太地區成為全球最活躍的數據中心市場。
二、    「穆迪」指出,滿足用電成長與減碳目標的關鍵在於電網連接,以及可調度的再生能源供應。隨著人工智慧(AI)及高性能計算的發展,數據中心的能源耗損將持續攀升。數據中心通常直接從電網獲取電力,用電強度與整體電網碳排放一致,倘要實現綠色供電,需增加再生能源進口與儲能設施建設。長期來看,先進冷卻系統、優化設計,以及AI輔助管理將有助於降低單位能源耗損。
三、    「穆迪」表示,上述用電成長將刺激公用事業在電力供應的投資需求,尤其在新加坡、馬來西亞、澳洲等小型電力市場。預計公用事業公司需在發電、儲能與電網基礎設施等領域投入900億美元(1,156億星幣)至1,100億美元。惟截至2024年,亞太地區電力供應中,低碳能源占比仍然較低,新加坡僅占5%,且無核電供應。
四、    自2022年起,新加坡已規定所有新建數據中心的「電源使用效率」(power usage effectiveness,簡稱PUE)不得高於1.3。這在亞太地區屬於較早實施的強制標準,預期區域內將有越來越多國家採取相似標準。「電源使用效率」是衡量數據中心能源效率的指標,數值越小表示數據中心越「省電」、能源效率越高。根據Uptime Intelligence數據,2024年全球電源使用效率平均值為1.56。
五、    本年8月22日新加坡當局宣布推出新的數據中心能源標準,預期將協助節省約三成的資訊科技能源耗損。該新標準的能源效率「門檻」將與美國及歐盟等國際領先市場的最低能源效率要求同步,較東南亞區域鄰國更為嚴格。新加坡因此成為全球首批在熱帶地區引入數據中心資訊科技能源效率標準的國家之一。
六、    資訊服務公司Fitch Solutions旗下研究機構BMI表示,2019年至2022年間,新加坡曾因土地及電力供應短缺而暫停批准新建數據中心,其間馬來西亞、印尼及泰國趁機承接部分外溢需求,成為區域受益者。上述新標準將提升新加坡的國際投資吸引力,有助於新加坡重奪區域樞紐地位,預期營運商將加速爭奪市場占有率,推動東南亞數位基礎設施與脫碳轉型並進。
七、    BMI認為,消費者、投資者,以及企業客戶對低碳發展的要求日益提高,未來產業將面臨綠色營運成為關鍵競爭優勢的局面。以美國數據中心巨頭Equinix為例,該公司因在進軍東南亞新興市場的同時,利用改進永續發展來抵消激烈競爭市場中的利潤壓力,並將提升永續發展資質作為戰略架構的一部分,以滿足超大規模客戶及更廣泛投資者的要求。該公司在2024年將電源使用效率首次降至1.4以下。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署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