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媒體報導指出,在美國對等關稅措施下,星國網購表現仍強勁

facebooktwitterplurklinkedin

一、 依據新加坡聯合早報本(2024)年9月24日報導指出,在近期美國關稅措施下,儘管星國消費支出普遍疲軟,網購活動在「9.9促銷」期間依然表現強勁。新加坡境內配送服務商-新加坡郵政公司(SingPost)透露,2025年「9.9促銷」首兩天的包裹量較2024年同期增加15%,該公司指出,此類網購促銷旺季,包裹數量通常較平時激增高達60%;另一配送服務商-優包裹(uParcel)亦指出,「9.9促銷」恰逢月餅熱銷期,該公司配送量達到平時的3倍。
二、 蝦皮(Shopee)及Lazada是主導新加坡及東南亞電商市場的2大平臺。依據星展銀行(DBS)在2025年9月13日發布的報告指出,儘管整體消費者支出趨弱,蝦皮直播(Shopee Live)在「9.9促銷」期間仍取得亮眼表現,在泰國及馬來西亞銷售量分別是平時的8倍及6.5倍。Lazada指出,隨著東南亞中產階級及數位技術熟練人群不斷壯大,其在「9.9促銷」期間的「平均訂單額」(average order value)較2024年同期成長近30%。
三、 值得注意的是,電商平臺公布的數據多聚焦於東南亞或單一市場,不涉及出口至美國的銷售產品,因此並未反映近期美國實施的對等關稅措施所帶來的直接影響。市場普遍預期,美國將電商包裹的免稅門檻從800美元大幅下調至100美元,勢必衝擊跨境電商,尤其是銷售低價商品至美國的商家。雖然目前新加坡面臨的對等關稅水平相對較低,但影響仍不可忽視。
四、 實際上,美國已實施的對等關稅及產業關稅,已對新加坡部分出口造成影響。2025年4月至8月,新加坡出口至美國貨品較2024年同期下跌28%。新加坡貿工部(MTI)預期,隨著「提前出貨」效應逐漸消退,以及美國對貿易夥伴加徵的關稅全面生效,新加坡經濟成長將在2025年下半年放緩。
五、 新加坡輝立證券研究投資分析師王倩指出,目前蝦皮、Lazada及Amazon(新加坡)等電商網站的用戶流量及促銷力度皆維持高水平,暫未見對等關稅對東南亞電商產生明顯影響。整體電商產業似乎正以健康速度擴張,主要平臺亦有足夠信心持續提高「佣金率」(take rate)。
六、無論是否受到對等關稅影響,新加坡網購趨勢仍持續升溫。數據顯示,星國消費者越來越傾向網購。2025年第2季至第3季,網購零售額在整體零售額中占比達12%至13%,其中2025年4月為12.6%,7月則上升至13.1%。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署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