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與丹麥兩所大學合作為巨型城市設計更省電環保製冷系統

facebooktwitterplurklinkedin

一、    依據新加坡聯合早報本(2024)年9月24日報導指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NTU)與丹麥奧爾堡大學(Aalborg University)及奧胡斯大學(Aarhus University)將聯合組成團隊,展開為期5年的「巨型城市環保製冷系統」(Sustainable Water-based cooling in Megacities)計畫,開發設計更省電且永續的智慧製冷系統,目標是將大型城市的能源消耗減少最多3成,進而降低電費及碳排放量。
二、    上述計畫獲得丹麥「格蘭富基金會」(Grundfos)940萬美元資助,是該基金會迄今最大筆科研撥款。「格蘭富基金會」是丹麥商業基金會之一,為永續水源項目提供資金。
三、    隨著氣候變遷加劇,極端氣候及氣溫升高更頻繁出現,尤其在人口逾千萬的巨型城市,降溫需求大幅上升。惟傳統制冷方式耗能及碳排放量高,反而加速全球暖化。
四、    上述計畫的研究目標不僅是在實驗室中優化節能,更要確保在現實中可靠運作,即使遭遇安裝疏漏、設備故障、網路攻擊或城市環境變化,亦能維持能源消耗穩定。該計畫涵蓋多項工作,包括:(1)開發城市規劃工具,預測並管理未來的製冷需求;(2)利用人工智慧監測系統效率、發現隱患並提前維護;以及(3)設計智慧演算法,在滿足降溫需求時,兼顧節能及電網穩定。
五、    上述團隊亦會考慮新建城區及老舊建築的需求,確保新方案能在不同城市區塊中應用。為驗證相關創新技術可否大規模應用,該團隊將在新加坡建立「實體測試平臺」,涵蓋房間、樓層及整棟建築等3個層面,並以「數位孿生」(digital twins)技術輔助。「數位孿生」是指在電腦建立與真實建築一模一樣的虛擬模型,用以模擬及測試大規模部署。
六、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能源研究院執行主任Madhavi Srinivasan表示,上述合作項目將該大學在永續發展、工程及人工智慧方面的研究優勢,與丹麥的專業經驗結合,研發先進的環保製冷方案,展現各方透過科學、技術與國際合作推動永續城市發展的共同承諾。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署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