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針對美國總統川普宣布自2025年10月1日起,將對進口藥品或專利藥品徵收100%關稅,惟倘製藥業者已開始在美國興建廠房,則可豁免,新加坡副總理兼貿工部(MTI)部長顏金勇本(2025)年9月27日表示,多數在星國設廠的跨國製藥企業在美國亦有投資,因此短期內從新加坡出口至美國藥品可符合美方豁免藥品關稅的條件。新加坡將與美國就相關領域合作進行談判,亦會參考歐盟及日本等經濟體與美國簽署的貿易協定先例,其等對美出口專利藥品的關稅上限為15%,遠低於川普總統甫宣布的100%關稅。
二、 顏金勇副總理指出,藥物出口對新加坡經濟影響重大。星國對美國藥品出口總額約為40億星幣(30億9,500萬美元),占新加坡藥品出口總額約19%,亦占星國對美國整體貨品出口13%。全球前10大製藥企業中有9家在星國設廠,許多製藥公司刻正向美國政府尋求釐清,以更佳瞭解相關條件及標準。多數製藥公司仍會在新加坡建立產能,惟顏金勇副總理擔心美國關稅政策對星國整體投資產生長期影響。
三、 對於多數與美國達成貿易協定的國家,其投資承諾不僅侷限於製藥業,如日本、韓國及歐盟等經濟體,皆對美國做出重大的新投資承諾。顏金勇副總理認為,其中部份的投資資源及資金,原本可用於投資新加坡及東協,但目前該等經濟體為了投資平衡,可能不得不撤離新加坡及東協,長遠而言,此將改變未來的投資模式,使投資競爭變得更加激烈。
四、 針對美國將對已簽署貿易協定國家遵守15%的進口專利藥品關稅,新加坡是否與美國政府就達成類似協定進行談判,顏金勇副總理表示,星國刻正與美國就醫藥產品及半導體業合作潛能進行討論。星、美兩國官員一直保持聯繫,交換訊息、資訊及文件,相關談判及討論牽涉多項須解決細節,雙方將在適當時候更新進展。
五、 除藥品關稅之外,川普總統亦宣布將自2025年10月1日起對櫥櫃、浴室櫃、軟墊傢俱及重型卡車等貨品徵收關稅。針對美國更廣泛的進口關稅,顏金勇副總理認為,隨著時間推移,其他國家亦將不得不開始徵收關稅以保護其本國產業。但,即使無關稅問題,新加坡企業應專注於提高生產力及成本效益,以維持競爭力。
六、 為協助企業及員工強化韌性,以更佳因應新的經濟環境,由顏金勇副總理領導的「新加坡經濟韌性小組」(SERT),將在2025年10月推出援助計畫,包括:(1)「企業應變計畫」(Business Adaptation Grant):協助受美國新關稅影響的企業調整供應鏈,重新配置生產基地,以因應關稅的影響,每家公司的援助上限為10萬星幣(7萬7,000美元);(2)「畢業生產業見習計畫」(GRaduate Industry Traineeships):提供畢業生職業培訓,提升其在新經濟環境下的因應能力。顏金勇副總理強調,星國政府將持續關注全球局勢發展,必要時推出更多援助方案,確保新加坡企業順利度過眼前的挑戰,以維持長期韌性及國際競爭力。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署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