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人力部長陳詩龍表示,全球半導體人才短缺問題日益嚴峻,星國須建立更強大的人才儲備庫

facebooktwitterplurklinkedin

一、    新加坡人力部(MOM)部長陳詩龍本(2025)年9月24日出席「新加坡半導體工業協會」(SSIA)活動時表示,星國半導體產業高度多元化,對新加坡經濟成長貢獻近7%,並提供製造業十分之一的就業機會,惟隨著全球半導體人才短缺問題日益嚴峻,星國須建立更強大的人才儲備庫。
二、    由於人工智慧(AI)迅速發展,以及物聯網(IoT)等大趨勢推動,2030年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預估將達1兆美元。全球半導體產業發展帶來貿易及投資決策的不確定性,但同時也帶來前所未有的商機。
三、    陳詩龍部長指出,「新加坡半導體工業協會」一直協助星國企業拓展海外市場,包括率團前往印度等國,並與當地業者建立合作關係。該協會在2025年將首度率團赴荷蘭考察,此次考察重點將聚焦於探索「光子學」(photonics)領域商機,該項技術是推動晶片朝向更小、更快、更高性能發展的關鍵因素。
四、    新加坡半導體產業高度多元化。除有跨國公司,亦有中小企業,涵蓋範圍從晶圓製造至封裝製造等各項環節,惟陳詩龍部長提醒,全球半導體人才短缺問題預期將加劇,新加坡須強化人才儲備庫。
五、    陳詩龍部長亦頒發「勞動力轉型獎」(Workplace Transformation Awards)給在新加坡半導體業人力轉型有建樹的8家企業及5名個人。其中,美國晶片企業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及該公司亞太區製造高級副總裁陳耀光分別是獲獎企業及個人之一。
六、    與許多產業一樣,人們擔心AI廣泛運用是否淘汰原有員工,對此,陳耀光高級副總裁認為,新加坡是一個小國,人才資源有限,隨著人口日益老化,企業應透過技能再培訓及提升,為員工提供相關技能,協助其為將來做好準備。例如,格羅方德公司為員工配備明顯縮短作業時間的晶圓缺陷識別工具,以及預測性維護工具以確保設備健康。該公司刻正開發一個通用AI知識平臺,使初級技術人員能在專業人才支持下進行故障排除。
七、    陳耀光高級副總裁指出,新加坡半導體業人才須掌握新興領域的關鍵技能,例如由AI驅動的數位化、永續發展,以及先進封裝等。具備未來關鍵技能的人才,將在推動及塑造半導體產業未來發展發揮重要功能。格羅方德公司前於2021年宣布投資40億美元擴充其在星國的12英寸晶圓廠,該公司在新加坡固定資產投資已達120億星幣(93億2,500萬美元)。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署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