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綠色高值經濟引擎 馬砂拉越推能源轉型

facebooktwitterplurklinkedin

《砂拉越第13大馬計劃》(13MP)正式定調以能源轉型、製造業與農業三大支柱為核心,打造兼具高價值、低碳與永續導向的新經濟結構,全面推動砂拉越成為「東盟電池」(Battery of ASEAN)的綠色能源重鎮。

砂拉越總理阿邦佐哈里(Abang Johari Openg)指出,能源轉型是帶動該邦經濟升級的關鍵驅動力。目前砂拉越已有約62%的能源來自再生能源,主要來源為水力發電。州政府計劃至2030年將總發電能力提升至10吉瓦(GW),並於2035年進一步增至15吉瓦,藉此支撐區域電力出口與本地產業升級。

他強調,砂拉越正逐步建立更具韌性與永續性的能源體系,透過潔淨能源生產實現「能源安全」與「經濟成長」雙重目標。天然氣則將作為過渡性燃料,配合美里(Miri)、三馬拉佬(Samalaju)與古晉(Kuching)等地的聯合循環發電計畫,穩定推進低碳能源轉型進程。

在政策導向與產業布局的雙重推動下,砂拉越憑藉豐富的再生資源、專業技術人才與良好的治理環境,正快速吸引全球綠色投資進駐,成為高值化產業鏈的重要據點。

透過一系列具前瞻性的能源與產業策略,砂拉越有望在再生能源、先進製造與碳管理等關鍵領域確立區域領導地位,為馬來西亞邁向永續、高附加值經濟奠定長期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