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政府就緊急關稅裁決向最高法院提出上訴

facebooktwitterplurklinkedin

2025年9月3日,美國聯邦上訴法院裁定,川普政府針對中國大陸、加拿大、墨西哥、歐盟、日本及韓國商品徵收的多項關稅屬於非法行為。面對這一結果,川普總統已向最高法院提出上訴,要求推翻裁決並允許繼續執行相關措施。他警告稱,若關稅遭到否決,恐對美國經濟造成「毀滅性打擊」。

上訴法院的裁定指出,川普已超越《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nternational Emergency Economic Powers Act,簡稱 IEEPA)所賦予的權限。該法允許總統在宣布國家緊急狀態期間採取經濟措施,但並未明確授權徵收關稅。本案由一間葡萄酒進口商及多個州共同提起,他們主張關稅對美國企業造成嚴重損害。原告律師、自由司法中心高級法律顧問 Jeffrey Schwab 直言:「這些非法關稅正重創小型企業,甚至威脅到它們的生存。」

川普則反駁稱,關稅政策已為美國帶來數兆美元收入,並為談判提供了重要籌碼,有助於維持經濟和股市的穩健。他強調,若最高法院維持下級法院裁決,不僅會削弱美國在貿易談判中的地位,還可能導致與歐盟、日本、韓國的協定破裂。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在2025會計年度,依據 IEEPA 實施的關稅為美國財政部帶來超過2,100億美元收入。

然而,部分貿易專家指出,關稅收入實際上是由美國進口商承擔,而非外國政府支付。同時,與歐盟及其他夥伴的貿易協定多為框架性質,並非最終協議,因此始終具備調整彈性。經濟學家也提醒,維持關稅將推高美國消費者物價;意味著若裁決反對關稅,反而可能有助於降低國內成本。

川普政府已請求最高法院加速審理,希望在9月10日之前決定是否受理此案,並於11月初展開辯論。原告方面也同意此一快速審查程序。若最高法院最終維持下級法院裁定,美國進口商可能有資格申請退稅。

值得注意的是,本案焦點僅限於基於IEEPA的關稅,並不涉及根據《貿易擴張法》(Trade Expansion Act)第232條及其他條款徵收的關稅。這意味著,即使最高法院做出不利於政府的判決,白宮仍可透過其他法律途徑對國際貿易施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