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會從美國對中國大陸、印度加徵關稅中受益嗎?

facebooktwitterplurklinkedin

美國川普政府對印度與中國大陸──孟加拉在全球成衣產業的兩大主要競爭對手──徵收更高的對等關稅,這對孟加拉而言無疑是一大利多。當地出口商表示,這樣的關稅政策為孟加拉提供了成為國際零售商與品牌替代採購中心的契機。不過,他們也提醒,目前還不是慶祝的時候,因為仍有許多不確定因素可能抵銷這項優勢。

目前,美國對印度與中國大陸的出口分別課徵 50% 與 30% 的關稅,而孟加拉商品的關稅僅為 20%,這為孟加拉帶來競爭優勢。前世界銀行達卡辦事處首席經濟學家 Zahid Hussain 估計,當地成衣出口商可能因此額外獲得高達 20 億美元的訂單,這些訂單大多來自印度與中國大陸的轉移。

然而,出口商也強調,孟加拉尚未準備好承接如此大規模的轉單。Plummy Fashions 董事總經理 Fazlul Hoque 表示,川普的作風難以預測,關稅隨時可能因談判而調降,同時孟加拉市場仍未成熟到能吸收這麼多新增訂單。不過,他也承認,若形勢對孟加拉有利,實際轉單規模甚至可能超過 20 億美元。

Sparrow Group 董事總經理 Shovon Islam 則指出,訂單確實已經開始轉移,美國零售商與品牌在關稅生效後陸續下單,但孟加拉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承接所有轉移的訂單。他同時提到,孟加拉的產能與技術仍有限,尤其在高附加價值成衣領域難以取代印度,而印度在這方面的優勢將使其避免失去過多業務。

另外,業界觀察到,一些印度出口商選擇與美國買家共同分擔關稅成本,以維持競爭力。例如,印度出口商自行承擔約 20% 的關稅,美國進口商則負擔 30%,降低了整體衝擊。若印度與美國重啟關稅談判並降低稅率,印度的訂單流失規模將會更小。

孟加拉成衣製造商與出口商協會(BGMEA)主席 Mahmud Hasan Khan 則認為,目前難以準確評估潛在收益。他表示,最終轉移的金額可能少於 20 億美元,也可能更多,這將取決於競爭對手及市場的反應。他強調,機會確實存在,但仍處於初期階段,必須再觀察幾個月,才能看清美國新關稅制度的實際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