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的「就業出口競爭力專案」(Export Competitiveness for Jobs, EC4J)原本旨在推動出口多元化,如今卻再度延期,執行期限延至2026年6月,專案成本也大幅增加。該專案於2017年獲批,初始預算為941億塔卡(約8.6億美元),由世界銀行(World Bank)提供資金支持,計畫重點在於提升皮革、鞋類、輕工業與塑膠產業的競爭力,並創造約9萬個就業機會。根據規劃部文件,總成本如今已攀升至1,264億塔卡(約11.6億美元),較原本增加34%。
專案延宕之際,孟加拉正面臨出口結構壓力,因為該國預計於2026年11月自低度開發國家(Least Developed Country, LDC)名單畢業。多年來政府雖不斷強調出口多元化,但成衣(Ready-Made Garments, RMG)仍佔主導地位,約占出口總額的82%。根據孟加拉成衣製造與出口商協會(Bangladesh Garment Manufacturers and Exporters Association, BGMEA)的數據,2016-17財政年度成衣出口占總額346億美元的81.23%,而到2024-25財年反而升至81.49%。出口市場也依舊集中在歐盟與美國,兩者合計佔總出口三分之二以上,顯示市場與產品結構幾乎沒有改變。
在八年的推動過程中,EC4J 專案完成度僅約70%至78%。計畫原定在 Gazipur 的 Kaliakair 與 Kashimpur、Chattogram 的 Mirsharai,以及 Munshiganj 的 Sirajdikhan 建立四座技術中心,為本地企業提供現代化機械、技能培訓與商業發展服務。然而,土地徵收與設備採購的延遲,使得進度嚴重落後。部分專案進度的延誤來自土地取得需時過長,導致施工無法及時推進,而設備採購也受制於建築未完工而無法展開。
專案成本增加的主要原因並非新增支出,而是匯率波動。專案啟動時,美元兌塔卡的匯率約為80至90,如今已升至122至124。由於貸款以美元計價,孟加拉需要支付更多本幣來履行貸款與採購成本,導致總預算被動抬升。
專案原本被寄望能帶動成衣以外產業的出口發展,但進展緩慢,政策制定者與研究機構憂心如果再度延誤,孟加拉將錯失在 LDC 畢業前強化產業基礎的關鍵時機。現階段,推動成衣以外產業的出口仍被視為必須加速落實的戰略,而尚未開發的潛力產業將是孟加拉出口結構能否轉型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