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經濟情勢不甚樂觀,根據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和歐盟執委會的最新預測,今(2025)年奧地利恐將成為唯一經濟衰退的歐盟國家,GDP將萎縮0.3%,去(2024)年奧地利GDP為負成長1.3%,在歐盟國家中墊底。投資下降和消費停滯是導致奧地利經濟衰退的主要原因。另外,由於新增債務過高,歐盟執委會還打算對奧地利啟動懲罰性程序。
高昂的能源價格和急劇上升的生產成本,導致奧地利工業競爭力受損,並直接衝擊出口。在經歷了兩年半的經濟衰退和二戰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低迷後,奧地利國家銀行(OeNB)也斷言奧地利GDP在2026年以後才能正成長,成長率則為1.2%,不過OeNB的預測仍為奧地利核心產業-機械及金屬加工帶來一線希望。一方面德國的基礎建設計劃和投資稅務優惠政策,將為奧地利以出口導向的產業注入一劑強心針,但另一方面美國反覆無常的關稅政策及其不確定性,依舊令人感到擔憂。
根據金屬加工產業協會(MTI)的統計,2024年奧地利金屬加工產業產值出現連2年下滑,為452億歐元,年減7.8%,2023年則減少8%。2025年的情況也不太樂觀,預計可能下滑3.6%。該協會半數會員企業評估自身今年稅前盈餘(EBIT)為負值,46%正計劃或已實施製造外移,43%在過去六個月內進行了裁員,雪上加霜的是奧地利自2005年以來單位勞動成本比歐元區高出27%,導致競爭力持續下降。
MTI代表機械、金屬製品、工廠設備、鋼鐵和鑄造業等超過1,100多家企業,創造奧地利約四分之一工業產值。
儘管2024年奧地利對德國的進出口額均下降5.7%,但雙邊貿易總額仍以1,287億歐元在德國貿易夥伴名單中排名第7。2024年德國出口至奧地利機械設備為74.32億歐元, 雖然年減9%,但奧地利近44%的機械進口仍來自德國,在德國機械主要出口市場中,奧地利排名第8。
反之,德國在奧地利機械出口市場中也占據主導地位,約占其出口總額四分之一(2024年為24%)。儘管奧地利對德國的機械出口在2024年及2025年前幾個月持續下滑,但另一方面美國對奧地利製的機械需求卻反向成長,彌補一定程度上的損失。過去五年中,奧地利鞏固了其作為美國機械進口第二大來源國的位置,占比達12.6%。
德國機械設備製造協會(VDMA)統計,2024年奧地利機械設備在全球銷售達330億歐元,位居第15位,在歐洲排名第7,略高於瑞士,並總結奧地利機械產業優勢來自於先進的研發基礎設施,包括300多個產業聚落、工業和科學園區,及2,000個能研發中心、培訓體系(學徒制、高等技術學院、應用技術大學和技術大學)、高研發率(3.4%,位居歐洲第三名,僅次於瑞典和比利時,領先於德國)、高度的靈活性、訓練有素的專業勞動力,以及以中小家庭企業為主的產業結構等,都為這個人口只有920萬的阿爾卑斯山小國奠定雄厚的工業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