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藥品占俄政府採購比重持續增加

facebooktwitterplurklinkedin

根據行銷公司DSM Group的分析報告,俄羅斯2024年政府採購國產藥品的比重下降,僅占38.5%。雖然俄羅斯工貿部積極支持進口替代,但尚未對藥品市場結構產生重大影響。反之,進口藥品的比重正在增長,其中包括用於治療罕見疾病的創新藥物,反映出俄羅斯醫療體系積極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療。

根據DSM Group的數據,2020年本地化國產藥品在政府採購的比重為43.3%。2021年受新冠疫情影響,比重增至46.8%,一方面是因為防疫措施導致外國藥品供應困難,另一方面是採購結構本身發生變化,更傾向購買在俄羅斯生產的藥品。但2023年情況發生逆轉,國產藥品的占比下降到42.8%,低於2020年的水平。隨後數年,此一趨勢愈演愈烈,2023年此一數字降為39.7%,2024年又下降1.2個百分點。本地藥品包裝製造商的市場比重則持續相對穩定,從2021年的82.4%增至2024年的86.9%。

本土藥品在藥局的比重較高,而且近幾年持續相對穩定增長,2020年本土藥品占總銷售金額的46.3%,2024年增至48.8%。俄羅斯2024年的藥品市場規模達2.85兆盧布,比2023年成長10%,而藥局銷售增長為其成長的驅動力。(依據俄羅斯央行2025年9月2日的匯率,一美元合80.43盧布)

依據DMS Group的數據,俄羅斯市場三分之一的國際非專利藥名(INN)由進口公司代理,其中44%為原廠藥,另外56%的進口和本地化藥品,外國製造商的比重超過50%。專家指出,即使考慮到政府對藥品進口替代的重視,此一進程也不會在幾年內完成。 俄羅斯公司還無法為俄羅斯患者提供足以替代外國創新產品的藥物,即使擁有足夠的自有或是進口資源,原創研發也需要時間。俄羅斯企業自主研發原廠藥物被列為國家計畫「Pharma-2030」的主要目標之一,該計畫由俄羅斯工貿部制定。

RNC製藥公司則指出,進口藥品在政府採購中的高比重反映俄羅斯政府努力為患者提供創新藥物。政府定期擴大可用預算補助治療的疾病清單,例如Circle of Good基金會除了購買進口藥品,還購買尚未在俄羅斯註冊的藥品。此外,政府尚未實施所有最大程度支持在地化生產的措施,例如有必要更積極發展小規模的化學生產,這對自主研發藥物至關重要。阻礙俄羅斯企業參與政府採購的另一個因素是,將藥品納入重要和必需藥品清單存在困難,而藥品採購正是基於此清單。

(莫斯科台貿中心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