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紡織業供應轉移,使埃及紡織成衣出口創歷史新高

facebooktwitterplurklinkedin

一、  土耳其新聞媒體Türkiye Today頃報導土耳其企業及中國企業合資轉移紡織供應鏈,帶動埃及成衣出口創歷史新高,本(2025)年前8月已達22.1億美元、年增逾23%。該報導根據埃及服裝出口協會(Apparel Export Council of Egypt, AECE)公布資料,本年前8個月埃及成衣出口額達22.1億美元,較去(2024)年同期大幅成長逾23%,創歷史新高。此成長主要受到來自土國與中國企業投資激增帶動。AECE主席Fadel Marzouk向《富比世中東版》表示,預期未來5年出口仍將以每年20至23%的速度持續成長,2030年有望突破50億美元。

二、 在美、歐盟為主要市場持續高度成長下,本年1至8月美國仍為埃及最大出口市場,出貨金額達8.77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4%;對歐盟出口則上升36%,達5.58億美元。除阿拉伯國家以外非洲市場亦成長顯著,出口額達860萬美元,年增56%。M主席預估全年出口將超過37億美元,為有紀錄以來最高年度水準。

三、上述埃及出口成長,係中、土企業供應鏈移轉,尤其在美國總統川普決定調高中國進口關稅後,多家中企提前轉向埃及設廠,以避開關稅衝擊。本年8月埃及政府與中國恒遠紡織(Everfar Textile)簽署1.3億美元投資協議,將於West Qantara設立生產基地,預期創造逾3,200個就業機會,並以全球市場為主要銷售對象。M主席指出,土國企業同樣受國內通膨與工資上漲壓力,將目光轉向成本較低、且可便捷取得土國原料與布料之埃及,透過當地加工後再出口成衣產品。

四、在埃及紡織業競爭力方面,主要以低勞工成本與貿易優惠構成吸引力,埃及成衣業者之埃及-黎巴嫩商人協會(Egyptian-Lebanese Businessmen Association)副主席Fouad Hadraj指出,埃及成衣業得力於其低廉工資成本與密集貿易優惠等,土國技術工人月薪介於1,200至1,500美元,而埃及熟練工人僅需400至500美元,培訓中員工則約200美元。H副主席強調,埃及臨近歐洲,並享有對美國與歐盟免關稅出口優惠貿易協定,對土投資者而言具明顯吸引力。

五、此外,埃及工業聯合會(FEI)成衣與紡織業商會主席Mohamed Abdel Salam表示,去年埃及共接獲約500家土企投資詢問,潛在投資總額高達50億美元。目前已有約50家土企透過併購或合資形式在埃及建立生產據點。另埃及政府刻正推行為期三階段紡織產業現代化計畫,預定本年底前完成。該計畫重點包括:1.更新既有工廠設備;2.擴大自由區投資獎勵;3.強化出口導向型製造體系。根據埃及出口委員會預估,在外資投入與棉花為主製造回流帶動下,未來5年埃及成衣市場規模年平均成長約4%。

六、綜上,埃及憑藉低勞工成本、區域貿易優勢及政策誘因,刻正成為全球服裝與紡織產業新興製造中心。土、中企業在此投資設廠,不僅有助分散供應鏈風險、降低關稅壓力,亦使埃及得以透過再出口機制,加速融入歐、美市場供應體系。整體而言,埃及正藉此趨勢鞏固其在非洲製造與出口樞紐地位,並逐步成為歐亞服裝生產網絡重要基地。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署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