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信評機構標準普爾(S&P Global Ratings)近日將埃及的主權信用評等從「B-」調升至「B」,為七年來首度升級,並維持「穩定」的評級展望。與此同時,另一家信評機構惠譽國際(Fitch Ratings)也確認了埃及的長期外幣發行人違約評級為「B」,展望同樣為「穩定」。此兩大機構的最新評級行動,共同反映國際社會對埃及持續推動經濟改革和財政穩健的肯定。
標準普爾和惠譽均指出,埃及在過去一年半中實施的結構性改革,是推動評級改善的關鍵因素。這些改革包括採行彈性匯率制度、增加外國直接投資(FDI)流入,以及外部帳戶指標的改善。埃及財政部更表示,政府在上一財年實現了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GDP)3.6%的基礎財政盈餘,債務水準有所下降。
此外,信評機構預期埃及的經濟成長將有所加速,預計2025財年的GDP成長率將從2024年的2.4%提升至4.4%。私人部門投資的大幅增長和稅收收入的增加,亦顯示經濟體質正在強化。這些發展有助於擴大埃及的投資者基礎,降低國際融資成本,並支持其長期的經濟發展。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署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