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銫-137汙染事件相關資訊

facebooktwitterplurklinkedin

資料來源:
(1) 2025.8.22、2025.9.26印尼核能監管局新聞稿
(2) 2025.10.2、2025.10.5、2025.10.6、2025.10.14、2025.10.15、2025.10.23雅加達郵報

一、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於本(2025)年8月19日於美國港口檢測印尼工廠PT Bahari Makmur Sejati (BMS)所產加工冷凍蝦,發現產品含銫-137,故將4個貨櫃退回並建議量販店Walmart召回已上架之BMS公司產品。。

二、印尼政府後續盤查情形如下:
(一) 印尼核能監管局、環境部及海洋漁業部於本年8月22日要求BMS公司暫停營運,下令對工廠進行全面環境查核,指示所有工人撤離現場。調查過程中,確認該廠存在銫-137汙染,並發現該地區存放之廢金屬含銫-137,故擴大輻射監測範圍至半徑2公里。
(二) 本年9月11日印尼政府成立特別工作小組,包括印尼食品協調部、環境部、核能監管局、國家研究與創新局(BRIN)、警察及衛生部等單位,針對萬丹省西朗市Cikande工業區進行清除及調查工作。
(三) 初步追查認為銫-137汙染源,可能係距離BMS生產設施約2公里的鋼鐵熔煉廠PT Peter Metal Technology (PMT),銫-137汙染物透過冶煉廢金屬過程中,產生的粉塵擴散至附近工廠。印尼政府於本年9月23日自PMT清除700公斤受銫-137汙染之廢金屬,並轉移至指定之臨時存放地點。
(四) 特別工作小組最終在Cikande工業區發現至少13處汙染點,移轉248.4噸受銫-137汙染材料,並對工業區內22家工廠進行淨化工作,本年10月23日已有20家加工廠完成清除工作並符合安全標準。
(五) 在人員部分,印尼政府就1,562名工人與附近居民進行醫學篩檢,確認僅有9名工人接觸銫-137呈陽性反應,經住院治療後均已出院。
(六) 特別工作小組認為,Cikande工業區的銫-137汙染源來自廢棄工業材料,汙染源產生小的局部熱點,汙染點可追蹤,因此事件嚴重性較小,公共風險低,爰無大規模遷移計畫。

三、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於本年10月6日公布,自本年10月31日起將對印尼部分地區實施進口認證要求,列於紅色名單遭銫-137汙染工廠,必須先經過認可之第三方檢測放射性元素含量。黃色名單為存在銫-137汙染風險之工廠名單,部分產品必須獲美國FDA指定之印尼政府機構核發裝運證明。若有工廠自紅色名單除名,產品出口美國仍受到限制,必須逐批提供前述黃色名單所需之裝運證明。

四、為因應Cikande工業區的銫-137汙染事件,印尼政府提出防範措施如下:
(一) 印尼工業部刻起草法規,要求印尼所有工業區及工廠定期報告使用篩檢放射性物質的輻射監測系統(RPM)結果,惟由於RPM設備價格昂貴,預計將採與第三方測量機構合作模式。
(二) 印尼環境部部長Hanif Faisol Nurofiq日前稱,將暫停進口據稱為本次銫-137汙染源之廢鋼鐵,直至放射性物質檢測系統全面實施,惟相關規定尚未公告。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署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