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資料:The Economist
日期:110年10月19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873/P200號(商情文號:第873號)
商情本文:
愛爾蘭在許多方面聞名國際,從著名作家、音樂家,到遍布全球的愛爾蘭酒館,而愛爾蘭政府於2003年引入之公司稅率12.5%,使該國對企業更是充滿吸引力,在愛爾蘭境內不乏跨國大公司駐點,包括科技巨頭Google、Apple,以及醫藥巨頭Pfizer、Johnson & Johnson。正因為低公司稅對跨國企業吸引力極大,因此,愛爾蘭長期對全球公司稅改革持反對態度。但在10月7日,愛爾蘭政府終於同意遵守全球公司稅最低設為15%,以打擊跨國企業避稅的全球改革目標。此不僅是愛爾蘭財政政策重大轉變,且凸顯北愛爾蘭政府弱點,以及當地政治家無法抓住機會與之權衡。
在超過十年向英政府遊說後,北愛爾蘭政府於2015年被賦予可降低境內公司稅權力;當時全英國的公司稅率為30%,北愛爾蘭在2015年將該稅降至20%,其終在2018年才宣布會將公司稅下調至12.5%。在歐盟國家援助法下,上述調整只有在北愛爾蘭政府可負擔的情況下才可實施,當時估計每年約為2.75億英鎊,占其GDP總值的0.6%。
在2016年,「現金化灰」(cash for ash)醜聞曝光,旨在促進再生能源的計畫設計失敗,導致燃燒木屑顆粒業者獲得高於燃料成本的補貼,醜聞導致當時政府下台。同時,英國公投脫歐,緊接著新冠疫情席捲全球,一系列壓力使得降低境內公司稅困難。北愛爾蘭政府財政長Conor Murphy表示,削減公司稅僅能在財政可負擔的情況下才有機會,而當前情形則是非常吃力的預算情形以及公部門面臨之巨大壓力。受北愛爾蘭政府委派研究的英國智庫財政研究所(Institute for Fiscal Studies, IFS)所長Paul Johnson表示,雖低公司稅在愛爾蘭繁榮背後扮演重要角色,但愛爾蘭政府亦有其他重要吸引力,如長期經濟策略、穩定稅收制、投資技術和教育部門、擁有歐盟市場及大量移民庫。此便顯示北愛爾蘭之困境,即使北愛爾蘭可將公司稅降低,政治因素導致當地稅制恐無保持穩定共識。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局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