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氣溫比預測快10年達到溫度臨界點(tipping point)

facebooktwitterplurklinkedin

日期: 110年8月6日

 

來源:澳洲金融評論報(The Australian Financial Review)

https://www.afr.com/policy/energy-and-climate/world-to-hit-temperature-tipping-point-10-years-faster-than-forecast-20210805-p58g7u

 

據聯合國氣候變化政府間專家委員會 (The UN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s, IPCC) 公布關於氣候變遷最新報告顯示,全球暖化的速度比想像的要快,到 2030 年,氣溫將突破 1.5 攝氏氣候上升的臨界點(tipping point),比三年前的預估提前十年,並且未來 10 年內,全球氣溫上升至 1.5 攝氏以上的可能性超過 50%。所謂的「臨界點」是指氣候暖化的程度一旦超過「tipping point」,地球就會自行排放原本儲存(或溶解)在雨林、冰原和海水裡的暖化氣體,從而啟動一系列的加速暖化機制,此意味著災難性火災、洪水和乾旱等天然災害在未來將持續激增。

 

IPCC於2018 年的預測中顯示,氣候上升臨界點將在 2030 年至 2052 年之間突破,惟此次科學研究分析報告顯示,比2018年原先預估上升臨界點時間早了10年。該委員會將於今(2021)年11 月的聯合國格拉斯哥氣候峰會(Glasgow climate summit)上呼籲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國能加大對全球經濟碳減排的力度。根據 2015 年的《巴黎協定》(2015 Paris Agreement),各國同意將全球氣溫變暖努力控制在低於 2 攝氏的範圍內,並努力控制不超過 1.5 攝氏的範圍內。在歐洲和美國連盟國要求到 2050 年實現淨零碳排的壓力越來越大的情況下,澳洲總理莫里森將利用 IPCC 的調查結果,呼籲各國使用碳捕獲、藍氫和儲能等技術達到碳減排之效益。M總理認為,IPCC 修訂後的 1.5 攝氏時間表恐較難達成,不如讓各國立即採取行動減少碳排放量,才是當前要事。

 

IPCC 報告另建議,若全球碳排放量持續增加,全球就需要採用較尖端且可能成本較昂貴的的碳捕捉策略,例如是所謂的“直接空氣捕獲”(direct air capture),以便吸取二氧化碳。

 

澳洲能源暨碳排部長Angus Taylor今(2021)年7月時於義大利的 20 國環境部長會議上時表示,澳洲目前重點放在降低新技術和新興碳補捉技術的成本上,並期盡快將新低碳排放能源技術運用在商業需求上,這也是讓全球能廣泛採用、保持能源可負擔性和可靠性,並且在減少全球碳排同時實現強勁經濟增長之重要關鍵。渠並表示,若能將碳減排新技術實際運用,這將使全球都能受益並實現淨零碳排目標。澳洲天然氣和煤炭公司皆願意使用新碳減排技術及再生能源來達到淨零碳排目標IPCC 報告中詳細說明預估開發中經濟體(Developing country)碳排放量將迅速激增,這意味著即使已開發國家2050 年達到淨零排放,仍需要一定程度的“負排放”(negative emissions)才能使總排放量達到期望降低的碳水平,並穩定氣候暖化效應。

 

IPCC 的報告長達近 4000 頁,針對近年來毀滅性自然災害激增後所作的研究報告,並集結 230 多名科學家所發表有關氣候變遷相關論點(自 2018 年版以來已審查了 1萬4,000 多篇科學論文),並探討因氣候變遷所導致的 2019-20 年澳洲森林大火、加州大火、北半球海水溫度上升及永凍層消失等環境災害。科學家普遍預測,一旦全球年平均氣溫比工業化前(pre-industrial level)水平高出 1.5 攝氏,世界將出現氣候臨界點,導致更多熱浪、海平面上升、冰雪融化及乾旱威脅,全球糧食供應和經濟皆將受嚴重影響。

 

據科學家估計,目前全球氣溫上升已達臨界預測值(1.5攝氏度)之三分之二。根據世界氣象組織(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的數據,未來五年的平均氣溫將至少比工業化前水平高 1 攝氏,範圍在 0.9 攝氏度至 1.8 攝氏度之間。儘管許多已開發國家做出碳減排努力,惟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在 2000 年至 2019 年間已上升 45% 以上。另且在《巴黎協定》中允許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在 2030 年之前可持續增加碳排放量。 專家提醒,維持 1.5 攝氏的臨界值門檻,意味著推動中國、印度、印尼及巴西等國需於這十年減少碳排放,這是一項巨大的挑戰,最終可能使今年11月的格拉斯哥會議談判無極而終。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局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