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外媒報導,泰國財政部與泰國銀行(BOT)正考慮對透過網路交易且以泰銖結算的金條交易課徵新稅,目的在於抑制因金市交易帶來的美元資金流入,進而減緩近期泰銖快速升值的壓力。
據彭博社援引匿名消息人士指出,該稅制目前仍在研擬階段,預計對以泰銖結算的網路金條交易徵稅,但可能豁免以美元計價的交易、期貨合約,或民眾直接前往金飾店購買實體金條的情況。
該舉措顯示出泰國政府試圖降低黃金出口對匯率的影響,並同時提高國內投資人購買金條的成本,進而減少金市交易對匯率的牽動力。該消息傳出後,泰銖在市場上出現明顯波動,盤中一度貶值0.6%,至31.92泰銖兌1美元,創下自2025年7月31日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
黃金出口暴增助推泰銖走強
根據統計,2025年1月至7月期間,泰國黃金出口總額達2,540億泰銖(約80億美元),年增率高達69%。其中對柬埔寨的出口成長異常迅速,引發外界要求進行調查。另一方面,國際金價今年迄今也已上漲近40%,成為吸引資金湧入的另一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黃金出口帶來的大量美元資金,已被泰國銀行視為近期推升泰銖升值的關鍵因素之一。今年以來,泰銖已累計升值7%,並於上週創下自2021年以來的新高,對出口產業與觀光業造成壓力,進一步引發市場對央行干預的呼聲。
政策細節尚未公布,決策待新內閣拍板
針對相關報導,財政部與泰國銀行目前尚未正式回應。不過,據了解,泰國銀行預計召集黃金交易業者開會,討論黃金交易對匯率的影響與加強申報機制等事宜。
消息人士透露,財政部與央行將在新任內閣上任後進行更進一步協商,屆時才會決定是否正式實施課稅措施。若政策上路,將針對將黃金出口收益中的美元兌換為泰銖的交易課稅,但具體稅率尚未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