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軍方數據顯示,創傷後壓力症迫使超過1,100名以軍士兵退役

facebooktwitterplurklinkedin

根據以色列媒體Walla取得的以色列軍方數據,自2023年10月7日至2025年7月,共有1,135名現役士兵、後備役人員及職業軍官因作戰相關心理創傷,被迫退出戰鬥、支援及後方崗位。

隨著以軍準備展開進入加薩市的大規模地面行動,以及後備役持續動員,軍方指揮官警告部隊的心理健康情況恐進一步惡化。

為回應需求,以軍醫療部與後勤技術署擴展了心理服務。國防部長以色列·卡茨(Israel Katz)收到的數據顯示,約有85%在急性壓力早期接受戰鬥壓力小組治療的士兵,能夠返回服役。

「創傷後壓力症(PTSD)最困難的問題之一是羞恥感。」一名自2023年10月7日以來多次參與戰鬥的後備軍官表示:「戰士與指揮官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症狀,但他們害怕尋求幫助,擔心紀錄可能影響未來。」

他呼籲軍方與國防部開放更多治療管道與溝通平台,以減少污名化並提供長期支持。

地面部隊指揮官指出,以軍心理健康部門在戰前、戰中與戰後的準備、治療與監控方面已有顯著提升。一位指揮官表示:「我們對其服務的可得性與品質持續感到驚訝。但無論提供多少資源,我們仍需時刻思考前線士兵的處境。」

戰爭爆發後,以軍新設立了 Ta’atzumot 中心與診所,專門治療在戰鬥中暴露於創傷的現役士兵。

此外,士兵及其家屬可撥打 *6690 分機4 的心理健康熱線(全天候服務);退役士兵可聯絡戰鬥壓力反應單位(電話 03-640-1400);服役滿三年的職業軍人則可撥打 *9929,聯繫職業軍人家庭研究所。

戰鬥壓力反應單位由軍方與國防部共同運作,規模正持續擴大,並計畫在北部與南部增設分支,同時建立全新的國家級中心,專為職業軍人及其家庭提供全方位心理與醫療照護。

軍中不斷升高的心理健康危機,已成為軍方與政府最迫切的挑戰之一。尋求心理協助的後備役人數,從戰前每年約270人,激增至每年約3,000人,增幅超過十倍。心理健康官員表示,這反映的不僅是戰鬥的加劇,也顯示求助的恥辱感逐漸減少。

然而,這波需求激增伴隨著自殺率上升。軍方通報,2024年有21名士兵自殺,為十多年來最高;而2025年至今,已至少有17名士兵輕生,多數為從戰場返家的後備役。其中,士兵丹尼爾·埃德里(Daniel Edri)因長期與戰爭創傷搏鬥後去世,其案例再度引發改革呼聲。

為應對危機,政府成立由退役少將莫提·阿爾莫茲(Moti Almoz)領導的特別委員會,檢討並改革現行對退伍與現役士兵的心理健康支持體系。小組成員包括軍方心理學家、法律專家、傷亡官員與國防部代表,其核心目標之一是簡化戰鬥壓力傷害的認定程序,並改善即時醫療資源的可及性。

在作戰面上,以軍也導入了更快的反應機制,確保能在24小時內針對出現焦慮、失眠、情感疏離等症狀的士兵提供心理治療。此舉旨在防止早期壓力反應演變成完整的 PTS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