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半導體產業已成功推動 400億美元的晶片退出(exits)
商情
駐以色列代表處經濟組
2025年11月5日
Startup Nation Central 的最新報告揭示了以色列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晶片設計領域的全球力量,為人工智慧和雲端基礎設施提供動力。
根據以色列 Startup Nation Central 週二(11/4)發布的最新報告《以色列 2025 年半導體格局》,以色列半導體產業已經鞏固了其作為全球研發強國的地位,自 1996 年以來產生了 400 億美元的退出,每年吸引 50 億美元的資金。這份研究報告強調了跨國研發中心和以色列當地新創公司共同推進以色列對全球晶片創新的巨大影響。
以色列工程師一直處於設計構成世界運算和人工智慧基礎設施支柱的技術最前沿。以色列的團隊為Intel的 Gaudi AI 處理器、Amazon的 Graviton CPU 和 Nitro 網絡系統以及 Nvidia 的數據中心互連做出了貢獻。
Startup Nation Central 首席執行官 Avi Hasson 說,以色列的半導體生態系統已發展成為全球研發強國,我們的工程師設計了爲人工智能、雲基礎設施和國防系統提供動力的晶片。下一步是發展獨立擴展而不是過早出售的公司。
半導體產業的全球整合,已透過幾件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收購獲得證實,包括Intel以 153 億美元收購 Mobileye、Nvidia以 69 億美元收購 Mellanox,以及 KLA 以 34 億美元收購 Orbotech。這些交易將以色列的創新融入了全球最大科技公司的戰略中。
報告稱,在過去十年中,美國半導體新創公司每投資5美元,就有1美元投資於以色列公司,比例為1:5,相對於以色列和美國風險投資額(VC investment volumes)的整體比例為1:15。該報告的新聞稿稱,這個非凡的數字凸顯了以色列晶片行業的戰略影響力及其與全球資本趨勢的緊密契合。
年度私人投資在 2021 年達到 12 億美元的峰值,此後穩定在 4 – 5億美元。每一輪的融資規模中位數是全國科技業平均水平的兩到四倍,到 2025 年將達到 3.5億美元,包括Quantum Machines 的 1.7億美元和 Retym 的 7,500萬美元等重大募資。
以色列半導體產業僱用了約 45,000 名員工,佔以色列科技勞動力的 9%,其中Intel(9,300 名員工)和Nvidia(5,500 名員工)是最大的雇主。與以色列的軟體產業不同,半導體工廠遍布全國各地,支持區域成長和勞動力多樣性。
但報告警告說,半導體生態系統面臨嚴峻挑戰。儘管活躍的半導體公司數量在過去十年中增長了 16%,但隨著該產業從快速擴張轉向資本密集型整合,新公司創建的步伐有所放緩,這說明了全球一體化和本地創業之間的微妙平衡。
Startup Nation Central報告指出,生態系統對退出(exits)的依賴,加上高昂的運營成本,減緩了新創公司的成立,現在的核心挑戰是從'從建造到退出'的思維方式應轉變為'建造到持久'的模式。
《2025 年半導體格局》報告描繪了以色列在整個半導體產業價值鏈中的創新,從材料和製造到邏輯和記憶體 IC、互連和網路以及傳感技術。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署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



經濟部國際貿易署
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