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創新藥產業在政策和資本雙擎驅動下加速突圍

facebooktwitterplurklinkedin

近期,中國大陸發佈多條政策支持創新藥產業發展。在政策紅利與資本活水的雙重加持下,創新藥產業正加速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黃金時代。

在研發端的審評審批方面,中國大陸國家藥監局綜合司近日發佈《關於優化創新藥臨床試驗審評審批有關事項的公告(徵求意見稿)》,推出創新藥臨床試驗“30日快速審批通道”。對於國家重點研發品種,鼓勵全球早期同步研發和國際多中心臨床試驗,服務臨床急需和國家醫藥產業發展的中藥、化學藥品、生物製品1類創新藥,可進入特殊審評通道,審評時限從常規的60個工作日壓縮至30個工作日。在後期支付端,除了每年一度的醫保談判為創新藥納入醫保目錄搭建“橋樑”外,中國大陸還將增設商業健康保險創新藥品目錄,更大範圍支持創新藥進入院內市場。日前發佈的《支持創新藥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提出,將創新程度高、臨床價值大、患者獲益顯著且超出基本醫保保障範圍的創新藥納入商業健康保險創新藥品目錄,推薦商業健康保險和醫療互助等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參考使用。

政府同時加強資本市場對創新藥全鏈條的支持力度。6月18日,中國證監會發佈了《關於在科創板設置科創成長層 增強制度包容性適應性的意見》,重啟未盈利企業適用科創板第五套標準上市,推出一系列更具包容性、適應性的制度改革,著力打通支持優質科技型企業發展的堵點難點,同時進一步加強投資者合法權益保護。而作為科創板第五套標準的受益行業,生物醫藥領域曾有20家企業成功進入科創板。此次第五套標準的重啟,將為更多處於研發攻堅期的企業打開資本通道,為生物醫藥產業突破“臨床前資金瓶頸”提供了關鍵支撐。據醫藥魔方統計,自2023年以來,至少有13家企業選擇了第五套標準上市。

相關數據表明,2015年至2024年,中國大陸企業自主研發的創新藥數量呈爆發式增長態勢。以歷年首次進入臨床試驗階段的創新藥為統計口徑,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中國大陸企業研發的、處於活躍狀態的創新藥數量累計已達3575個,成功躍居全球首位。在這一良好發展形勢下,中國大陸創新藥的商業化授權也屢創新高。據中國大陸國家醫保局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大陸藥企達成的海外授權交易超過90筆,交易總金額突破500億美元大關。創新藥的蓬勃發展,讓更多患者從中受益,中國大陸腫瘤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從33.3%提升至43.7%。

萬得數據顯示,中國大陸創新藥指數從2020年8月份的2334.83點開始,連續下跌4年,直至2024年9月份的1002.09點,跌幅高達57.08%。但從2024年9月份起,該指數開始重新走出上漲行情,至2025年6月份最高點1593.83點,不到一年時間上漲了59.05%。有分析人士認為,中國大陸創新藥企正迎來系統性投資機會,預計未來3到5年,創新藥將迎來從“並跑”邁向“領跑”的關鍵窗口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