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世界銀行發布的《孟加拉發展最新報告(World Bank’s Bangladesh Development Update)》 ,孟加拉經濟在 2025 財年持續面對多重壓力,包括高通膨、外部環境挑戰、金融體系脆弱性及政治不確定性等因素。這些問題將對經濟造成實質壓力,尤其是投資與工業活動的疲弱,將導致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下滑。
2024 財年,孟加拉的實質 GDP 成長已放緩至 5.2%,主要是由於消費與出口需求疲軟。進一步預測顯示,2025 財年 GDP 將降至 4%。不過,若能推動果斷改革、穩定貨幣與財政政策,經濟有望於 2026 財年反彈至 5.5%,並重回穩健的成長軌道。
除了成長放緩,孟加拉還面臨日益擴大的所得不均問題。根據報告指出,從 2010 年到 2022 年,基尼係數(Gini index)從 0.50 上升至 0.53,反映出貧富差距加劇,尤其以城市地區最為明顯。雖然整體失業率自 2016 年以來有所下降,但青年失業問題仍然嚴峻。城市中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人可取得的就業機會減少,而大型產業如成衣業的就業成長也陷入停滯。
就業機會的地區分佈也顯示出不均衡的現象。儘管達卡(Dhaka)地區創造了更多職缺,吉大港(Chittagong)、拉傑沙希(Rajshahi)與錫爾赫特(Sylhet)三大地區卻出現淨就業流失。報告指出,孟加拉經濟成長尚未有效轉化為大規模的就業機會,無法吸納每年進入勞動市場的大量青年,特別是女性與高學歷人口。
財政方面,2024 財年的財政赤字略微改善至 GDP 的 4.5%,而 2025 財年預計將維持在政府設定的 4.3%。儘管赤字控制尚稱穩健,但用於生產性支出的財政空間僅呈緩慢擴張。同時,年度發展計畫(Annual Development Plan, ADP)的執行率亦從前一財年的 85.2% 降至 80.9%。
在對外部門方面,2024 財年的經常帳赤字收斂至 65 億美元,得益於進口收縮與匯款表現穩定。雖然 7 月匯款一度下滑,但後來迅速回穩,使整體國際收支有所改善。不過,報告也指出,2025 財年外部壓力仍可能持續,若全球經濟條件轉佳、匯率機制更具彈性,後續壓力才有望緩解。
2024 年 5 月,孟加拉銀行(Bangladesh Bank)推行「爬行盯住匯率制度」(crawling peg exchange rate system),作為邁向市場導向匯率機制的重要一步,成功縮小正式與非正式市場的匯差。儘管銀行體系仍面臨流動性緊縮與高比率的不良貸款問題,央行已將金融紀律與穩定列為優先政策目標,並與控制通膨並行推動。
通膨方面,2024 財年平均通膨達 9.7%,其中 7 月出現高點,8 月略為回穩。根據預測,2025 財年通膨率可望下降至 9%,並於 2026 財年進一步降至 7.5%。儘管短期內通膨仍將維持在高位,但若供應鏈恢復正常、政策執行得當,則中期有望持續緩解。
不過,根據孟加拉統計局(Bangladesh Bureau of Statistics, BBS)的資料顯示,2025 財年第 1 季的平均消費者物價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 CPI)上升 10.7%,其中 7 月的食品通膨高達 14.1%,首季平均為 11.9%。報告分析指出,通膨飆升與 8 月 5 日政權更替期間的社會政治動盪導致供應鏈中斷密切相關。隨著食品供應逐步穩定,通膨已有趨緩跡象。同時,央行於第 1 季仍維持緊縮貨幣政策,以因應高通膨壓力。
總體而言,報告強調,若能推動果斷、結構性改革,加強財政與金融治理、改善營商環境,孟加拉不僅可望重回包容性成長軌道,也能為青年與女性創造更多優質就業機會,擺脫當前困境。

經濟部國際貿易署
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