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應對因城市快速擴張與氣候變遷加劇所帶來的洪澇威脅,不丹首都廷布市政當局近日宣布,將展開大規模雨水排水系統升級工程。這項專案被視為確保都市韌性的重要舉措,計畫將在 2025 至 2026 年 分三個階段展開。
該專案屬於 「提升廷布–帕羅地區都市景觀與社區氣候韌性」(Enhancing the Climate Resilience of Urban Landscapes and Communities in Thimphu–Paro region,ECRUL)計畫的一部分。根據規劃,工程將首先鎖定Motithang、Changangkha 以及市中心舊城區,因這些地帶長期存在排水不良與基礎設施老化問題,且隨著人口密度增加,已成為洪澇高風險區域。
城市規劃報告 《廷布市雨水管理綜合計畫(Integrated Stormwater Management Plan for Thimphu Thromde, 2021–2030)》 指出,廷布近年的人口成長極為迅速。2005 至 2017 年間,人口由 79,185 人增至 114,551 人,增幅高達 44%。人口密度則從每平方公里 3,619 人上升到 5,336 人,顯示出顯著的都市壓力。專家預測,到 2047 年,廷布的人口仍將以每年 2.4% 的速度持續成長,對都市基礎建設形成嚴峻挑戰,而雨水管理問題將日益突出。
工程的第一階段計畫於 2025 年 7 月至 12 月進行,將重點升級主排水道 II(Primary Drain II),涵蓋約 2.6 公里長的封閉式排水網絡,並對多個集水井進行改善。施工範圍包括色桑學校(Sersang School)、莫提唐高中(Motithang Higher Secondary School)、昌岡卡寺院(Changangkha Lhakhang)、仁欽昆潘小學(Rinchen Kuenphen Primary School),以及市區主要道路與市場周邊。
第二階段則安排在 2026 年上半年,將集中於主排水道 I(Primary Drain I)的重建,並新增多條側排水道。涵蓋區域包括諾林大樓(Norling Building)、下市場 Kaja Throm,以及國民年金與公積金殖民地(National Pension and Provident Fund, NPPF Colony)等地。
第三階段預計在 2026 年 7 月至 12 月進行,工程將升級主排水道 III(Primary Drain III),施工地點包括游泳池圓環、泰國寺院(Thai Temple)後方、城市巴士站(City Bus Station)、網球場周邊,以及廷布宗喀辦公室(Thimphu Dzongkhag Office)至旺楚河(Wangchhu River)一帶。
除了基礎建設的更新外,市政當局還計畫引入 自然型解決方案(Nature-Based Solutions, NBS),以提升雨水管理的永續性。已經確定的五處潛在地點將建設滯洪池(Retention Basin)、雨水花園(Rain Garden)、生態排水溝(Bioswale)以及調蓄池(Detention Pond)。這些設施不僅能增加雨水下滲,減輕排水系統負荷,還能在雨水流入河川之前攔截垃圾,避免水質污染。目前這些自然型解決方案仍在規劃階段,未來將在可行地點逐步實施。
透過這項結合傳統建設與自然解決方案的綜合性專案,廷布市政當局希望能有效提升城市面對洪災與氣候挑戰的韌性,同時改善居民的生活環境與城市永續發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