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能源轉型的挑戰

facebooktwitterplurklinkedin

菲律賓能源轉型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與契機,菲國能源部指出,目前相關能源消耗仍是菲律賓溫室氣體排放的最大來源,占比達56.9%。若當前的能源消費趨勢持續,至2040年全國能源使用量恐將增加三倍,年均增幅為5.02%,相當於9,930萬噸石油當量。同期,國內電力需求預估將增至54,655百萬瓦,遠高於2020年的15,282百萬瓦,反映出轉型為更再生能源的迫切性。

因此,能源轉型議題成為2025年5月22日「BusinessWorld經濟論壇」的討論重點之一,本年會議深入探討菲國能源未來與發展。能源部次長Rowena Cristina Guevara強調,能源轉型不應等同於立即關閉燃煤電廠,而應採取有計畫、漸進式的綠能導入策略。她表示,儘管目前已核發超過1,400份再生能源服務合約,容量達160GW,但實際裝置容量僅為28GW,轉型挑戰在於如何將合約化為具體供電項目。ACEN營運長Miguel De Jesus也指出,能源轉型不僅是能源供應問題,更是應對氣候變遷、強化基礎建設韌性的關鍵。他表示,企業已感受到顧客對減碳與永續的期待,紛紛主動展開轉型。

能源管制委員會(ERC)主席Monalisa Dimalanta指出,自政府推動淨計量制度後,太陽能板安裝量於2022至2023年間成長121%,電力市場零售競爭也增加8%至10%。政府目標於2030年將再生能源占比提升至35%,目前新增的7,200 MW容量已使占比從2021年的22%升至2023年的26%。Guevara補充,目前已有約18 MW的太陽能與風力項目處於「已承諾」階段,未來將併網供電。儘管前景樂觀,業界仍指出實施層面的挑戰重重,包括核准進度延宕、電價波動與土地使用爭議等,許多項目實際執行仍需跨部門協調與克服障礙。面對轉型成本與電價平衡問題,ERC強調須兼顧投資人合理回報與消費者可負擔性,避免因轉型過快導致用電成本過高。Dimalanta表示,雖然全球減排承諾重要,但多數民眾最關心的仍是電價負擔。Guevara也透露,能源部正制定「煤炭轉型政策」,在逐步減煤的同時確保電網穩定與經濟成長。此外,政府也啟動全面電氣化計畫,目前仍有約6%家庭未能接通電力,預估需投入1,000億披索(約560億台幣),政府內部評估該項投資將帶來高達4倍的經濟效益。能源轉型進程雖具挑戰,但產官雙方共識日益增強,期盼透過協力合作,實現永續、包容與韌性的能源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