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擬加速達成其作為全球智慧電機電子製造中心之目標

facebooktwitterplurklinkedin

泰國擬加速達成其作為全球智慧電機電子製造中心之目標

資料來源: The Nation



鑒於電機電子(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E)技術的快速發展,泰國的目標是維持其供應鏈的全球競爭力。為此,泰國政府全力支持其工業部擬定之發展計畫,該計畫旨將該國發展成為東協最重要的智慧電機電子使用者及製造中心,其最終目標是在2029年前為該國的技術申請專利。發展架構聚焦於E&E供應鏈升級,以適應更多創新,並促進從電子工程到軟體的智慧電子產品之設計,以及鼓勵本地市場採用智慧電子設備(如傳感器及機械),以優化製造與農業的流程。此外,將善加利用泰國強大的E&E生態系統與作為通往東協的門戶地位,尤其是CLMV國家(包括柬埔寨、寮國、緬甸及越南)。同時,要求在循環經濟之再利用、回收與翻新(reuse, recycle and refurbish)等概念下更好地管理電子廢棄物,並鼓勵減少電子廢棄物。



為達成提高泰國作為電子專業製造服務(Electronic Manufacturing Services, EMS)供應商的競爭力,以及將該國從原廠委託製造商(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s , OEM)基地的角色予以升級等目標,泰國政府規劃之10年架構(framework)包括4項行動計畫。一、第一步是升級E&E供應鏈,以支持高附加價值製造業,目標為吸引100家新的智慧電子製造公司、10家新的IC設計公司與EMS供應商,以及一項智慧電子標準(smart electronics standard)。



二、第2項行動計畫旨在通過更多的投資激勵措施,俾涵蓋所有類型的系統開發商(systems developers, SD)、智慧E&E的標準開發及支持實驗室,以促進更多的SD創建物聯網平台及智慧E&E中心(Center of Smart EE, CoSEE)。



三、第3項行動計畫為激勵市場,藉由提供更多獎勵措施,鼓勵智慧E&E工廠升級到4.0平台,目標為發展16億美元(約14.9億新臺幣)的國內智慧電子市場。透過此舉措,工業部將促進使用智慧E&E來監控機械標準化。



四、第四步是引入全面管理電子廢棄物的措施。工業部電機電子研究所(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Institute, EEI)已在3個領域建立該行業發展的架構,其研議的E&E發展規畫被稱為「國家議程」(national agenda)。第一步需要在設計師、程式設計師及行銷人員之間創建一個協作平台;其次,將建立一個數據科學中心(data science center),以確保工業及行為數據(behavioral data)可分析與更有效地利用。最後,將建立一個創新實驗室,用於研究及測試產品標準與用戶設計(user designs)。



泰國工業總會(Federation of Thai Industries, FTI)的戰略係與E&E相關組織共同發展電機電子產業;該戰略要求本地企業通過設計可因應物聯網增長,以及消費者行為向智慧化與環境友善型產品快速轉變之產品及其功能,生產可滿足不同消費群體需求之產品。



FTI的戰略目標亦盼升級泰國E&E產業,使其在全球供應鏈中更具競爭力,並鼓勵生產更智慧化、更小型產品的製造商進行創新。為此,將提供相關企業更多支援,俾利企業改善其工程設計及開發新產品,例如傳感器、電信設備的零組件、智慧能源管理工具、電動車、醫療器材及微控制器(micro controllers)。此外,由於泰國在產品標準方面已具競爭力,因此當地的E&E產業也可利用該國高效的電力系統開發智慧配電系統(smart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局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